[歷史] [纜車原理] [實用資訊] [相關網站]
噹噹車是舊金山的地標之一,由於舊金山由四十二座山丘組成,市內陡峭的地形使噹噹車不但在十九世紀末,為市區不可或缺的大眾運輸工具。也仍為廿世紀末遊客觀光的熱門景點及交通工具。
歷史 |
|
噹噹車的構想源自於一件可怕的意外。
1869年夏天Andrew Smith Hallidie看見山坡上的五匹馬因不堪重負而倒地斃命,不論是誰見到這樣的景象,都會對這一幕留下深刻而震撼的印象。Hallidie卻因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Hallidie在英國出生,他的父親是倫敦纜索的製造商,也是英國第一位有纜索專利的人士。Hallidie於1852年來美,在內華達山脈金礦區運用纜索(Wire-rope),設計製造了跨河的吊橋,並發現它的另一項用途—將地底沈重的礦車,藉著纜索拉上地面。
Hallidie後來將纜索製造重心移至舊金山,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所設計製造,並於1873年問世的纜車,穿梭於舊金山陡峭的山坡之間,大受市民歡迎,也確立了他的地位。到1890年代,舊金山已有八家運輸公司,提供六百輛,涵蓋21條路線,全長52.8英哩的纜車系統,為市民之大眾運輸服務,直到1906年。
1906年舊金山發生大地震,舊金山市區破壞嚴重,當然纜車也不例外的全面損毀,之後雖修復了部份路線,但舊金山市政府卻有意用電車及汽車取代纜車。舊金山市民設法保留了其中的三條路線,於1981至1984年間修復。這三條路線即為Mason St.、Hyde St.及California St.線,由MUNI經營,共37輛纜車,每天為成千上萬的遊客提供交通運輸服務。
噹噹車只是我對Cable Car的暱稱。這是因為纜車在要開動時,都會搖鈴示意「車子要開囉,其他車輛請小心」,有時候會車時也會噹噹噹,甚至上回我在漁人碼頭看到他們和街頭藝人玩起來,噹噹聲不絕於耳,熱鬧又有趣!
[TOP]
纜車原理 |
|
於地下設置鋼纜,以巨大的引擎為動力牽引纜車前進。纜索由114股鋼索盤結而成,在7公分深的鋼軌槽溝內運作,而駕駛利用槓桿操縱纜扣,扣住運作中的纜索,於是纜車便以時速十英哩以下的速度前進。
[TOP]
實用資訊 |
|
|
頭班車: |
上午06:30 |
末班車: |
深夜12:30 |
|
|
票 價:
(2004) |
Cash: 單程,上車付現,自備零錢,不分老少 |
成人: $3.00 |
兒童: $3.00 |
老人: $3.00 (9pm-7am $1.00) |
|
Passport 日票,時限之內無限制使用. 適用於Buses, Cable Cars, Street Cars. |
1天: $ 9.00 |
3天: $ 15.00 |
7天: $ 20.00 |
|
|
Monthly Passport 月票,當月無限制使用,適用於Cable Cars, Street Cars, Buses 及舊金山市內BART |
|
成人: $45.00 |
|
兒童、老人及殘障: $10.00 |
|
|
|
(以上票價以Muni公司公告為準,本欄純為參考之用,請自行參閱Muni網站,票價隨時可能更動不另行通知。) |
|
|
|
|
購票地: |
1. 上車買票,自備零錢,車上不找零 |
|
2. 於Powell / Market街口票亭購買 |
|
|
|
|
路 線: |
Powell-Mason Line |
|
Powell / Market - Nob Hill - Bay St. at Fisherman's Wharf |
|
|
|
Powell-Hyde Line |
|
Powell / Market - Nob & Russian Hills - Victorian Park at Fishernan's Wharf |
|
|
|
California Street Line |
|
Financial District - China Town - Nob Hill - Van Ness |
|
|
|
|
博物館 |
Cable Car Museum |
地址電話 |
1201 Mason Street (at Washington St.)
San Francisco
(415) 474-1887 |
|
開放時間 |
11月至3月: 每日上午10:00-下午5:00
4月至10月: 每日上午10:00-下午6:00 |
|
|
費用 |
|
免費 |
|
|
|
[TOP]
相關網站 |
|
[TOP]
|
08-02-04 updated / 05-06-99 Ponpon L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