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韓國瑜受歡迎的潛在關鍵

台灣多個媒體陸續公布關於2020總統大選的民調。在各項排列組合當中,只要選項中有韓國瑜的,幾乎他都是獨占鰲頭。

當然我們知道,這當中有許多藍營支持者,特別是對長期積弱不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傳統國民黨政治人物感到不滿的藍營人士。但是除此之外,有更多沒有特定政黨傾向的韓國瑜支持者(我不想用“韓粉”一詞,因為很多中間選民不會認為自己是特定人士的“粉絲”),看中他或者欣賞他的,其實不在於統獨或政策政綱,而是他的人格特質。

講到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會立即聯想到,韓國瑜講話淺顯易懂接地氣。從“貨出得去,錢進得來,高雄發大財”到“台灣安全,人民有錢”,不但一針見血,而且人人一聽就懂,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問來解讀。而這類的金句一出來,就算綠營會基於反射動作與職責,不得不然地加以批判,但往往沒過多久,也不得不承認有理,甚至拿香跟拜。

但我覺得許多人支持他,其實是為了更深一層的原因,而且相信很多人自己都沒想過,就是他的“正能量”。這怎麼說呢?首先,韓國瑜在絕大多數的公開發言中,都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強調自己要做的事情(好比說招商)的重要性;面對外界的恭維,他更經常以自嘲的態度,說自己又老又醜又禿頭,要有自知之明;行動方面更是劍及履及,馬不停蹄地四處招商、行銷高雄、簽訂農產銷售合約。 只有在面對綠營人士挖苦攻擊時才會反擊,而他反擊時強調的主旨,也都是:這樣酸言酸語沒有意思。

反觀綠營人士,面對韓國瑜相關議題時,總是忍不住要以嘲諷的語氣反唇相譏。好比說蔡英文總統在出訪前,面對媒體詢問韓國瑜提到的民進黨選情看法時,蔡英文就順口說出“韓市長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市政上,尤其是,趕快把辦公室還給他的海洋局。”這番話當然顯示出蔡總統的反應敏捷,且熟知對手動態;但這樣的口才便給,卻不免讓人有一種尖酸苛薄之感。過去民進黨以來自鄉土、出身草根自居,跟久居廟堂的國民黨形成對比;但近年來這種一開口就要鬥倒人的作風,儘管會讓死忠支持者大呼過癮,然而對於許多中間選民,特別是溫和樸實的人來說,其實怎麼聽怎麼不是滋味。過去沒有對比可能沒有感覺,如今出了個不太主動酸人,偏愛挖苦自己,又四處忙著兌現政見的韓國瑜,一比之下,自然容易被吸引過去。

其次,他的正能量也展現在選後的施政上。傳統政治人物就不說了,拿韓國瑜跟以“白色力量”崛起的另一位另類政壇熱門人物: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比,柯文哲在當選後主打的,幾乎都是在否定前任的“拆毀”工作,從上任隔天就下令拆除的忠孝西路的公車專用道到大巨蛋球場興建案,柯文哲都是用雷厲風行的態度來“打擊”。這種態度在上任之初,的確會給人一種勇於任事、不畏強權、充滿魄力的感覺,從而令各界耳目一新;但日子久了、話說多了,卻會讓人覺得他似乎只會當個高高在上的酷吏,從市府團隊到市民,經常籠罩在他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之下,殊不知市長除了嚴厲執法以外,也必須是能夠描繪出願景,帶領大家向前的領袖,或者至少是個能鼓勵大家共創未來的啦啦隊長。儘管他的言語也很直白,行事風格也很草根,但他自視甚高,從自己的智商到台大醫院急診部門的輝煌經驗都引以為豪,無形中流露出一種驕傲乃至於對人不屑的態度,這些其實都跟台灣傳統的敦厚質樸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韓國瑜上任之後就是到處談合作拿訂單拚經濟,就算提到市政上的一些沉痾,也鮮見他出言批評前朝政府,而是強調該如何修補過去的缺失。這樣充滿正能量的行事風格,會讓民眾感覺有活力、有希望,對於他與他的施政,自然會予以支持。

韓國瑜能否當好高雄市長有待觀察,能否成為適任的總統更在未定之天。但他之所以能掀起“韓流”,絕對不只是因為大家“討厭民進黨”而已。台灣朝野政治人物真的應該仔細研究一下,韓國瑜帶來的正能量所展現的吸引力;綠營人士假如只能把“寒流”歸納成“親中加賣台”,只會在他發言之後,抓小辮子做文章尖酸刻薄反唇相譏,還沾沾自喜的話,只會把溫和的中間選民愈推愈遠而已。

#韓國瑜 #蔡英文 #柯文哲 #總統大選

(6)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