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遠的胖胖

美麗霧都舊金山
基本資料
灣區交通
市區觀光
灣區觀光
美食特派員
舊金山討論區(已倒閉)
回首頁
沒的
首善京城大台北 (已倒閉)
Overview
考古精華區
沒的
家有肥貓
三寶飯莊(2013)
新三寶飯莊(已倒閉)
三寶飯莊(2003)
撿到小墨寶日記
肥寶傻寶一對活寶
沒的
胖胖特區
無聊齋日誌
上海歸去來
巴里島紀行
徐漢珊畫集
捲毛遊金山
百果在東京
回首頁 | 歷史背景 | 地理位置 | 自然環境 | 氣候型態 | 相關地圖
歷史背景
【舊金山天際線】
1915年 1958年 1990年代
 
1. 18世紀以前
印地安人
印地安奧倫族人

20000年前印地安土著已在加利福尼亞海邊建立家園。5000年前,印地安奧倫族人來到舊金山灣區,住在灣區和大蘇爾 (Big Sur)之間的海岸邊。這塊土地當時是個倍受海洋颶風蹂躪的沙質半島,只有奧倫族人聚集,他們生性和平,敬畏神明,社會結構簡單,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隨著季節的變化四處遷移,獵捕維生。白人進入這裡之後,到1930年時,印地安奧倫族人幾乎已經絕跡。

1530年間,中南美洲正為西班牙所統治,此時加州還沒有被發現。

1532年 Hernan Cortes (1521 建立墨西哥者) 即發現並命名 California,但官方記錄中的發現者為1542年的 Cabrillo 。

1579年英國航海家 Sir Francis Drake 駕 Golden Hind 號船發現北灣,並宣佈那片海岸為英國所有,取名為 New Albion (即新英格蘭之意)。

1602年西班牙航海探險家比斯凱諾發現Monterey Bay. 1603年他經過北灣New Albion時,命名為Point Reyes, 沿用至今。

2. 發現舊金山灣
發現舊金山灣
西班牙探險隊發現
舊金山灣 (L. Chloris繪)

18世紀西班牙人勢力漸衰,俄國獵人由阿拉斯加(Alaska)進入北加利福尼亞,使西班牙人十分擔憂,於是西班牙人派出由60個人及100頭騾子組成的探險隊,由Gaspar de Portola軍官率領,由陸路前往探險。

探險隊1769年3月時由聖地牙哥出發,目標是返回Monterey Bay,並協助建立聖方濟會教區。1769年9月探險隊到達了Monterey,卻沒找到Monterey Bay,於是探險隊繼續北上。1769年11月,他們在偶然之間經過了舊金山灣。

1775年8月5日,Juan Manuel de Ayala成為第一個駕船駛經金門海峽的探險家。除了繪製海灣地圖外,並為許多地點命名。

3. 西班牙殖民地

1776年清教徒在美國東岸成立美利堅合眾國時,34個西班牙家庭與聖方濟會修士由墨西哥來到灣區定居,建立傳教區及Dolores教堂,並在Golden Gate入口處建造了Presidio要塞,將海灣取名San Francisco,此地取名Yarba Buena,沿著道路蓋起磚房,成為舊金山的第一批歐洲定居者。到1802年教區居民增至814人,許多西班牙人離開殖民地墨西哥來到Yarba Buena定居。

1810年以後,來往的外國船使海灣成為繁忙的港口,俄國人也建了一個要塞,1820年代具有冒險精神的美國拓荒者開始從東岸移入這個地區,和西班牙人、墨西哥人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4. 墨西哥獨立

1824年墨西哥脫離西班牙獨立。由於不願失去北加利福尼亞,墨西哥決定使教區世俗化,派遣總督,並以大片土地吸引墨西哥人前往定居。1835年墨西哥拒絕美國詹森總統的「50萬元買加利福尼亞」的建議。

不久墨西哥政府發現要阻止從俄勒岡蜂擁而來的拓荒潮是不可能的,同時華盛頓、法國和英國對本區亦展現高度興趣。1846年美國波克總統決定不顧一切的併吞本區,1846年5月13日,美國向墨西哥宣戰。

5. 美墨戰爭
bear flag
加州州旗

美墨戰爭開戰後一個月,美國人 Ezekiel Merritt 和 William Ide 率軍脅迫墨西哥總督簽署文件交出 California 的控制權,自己當起共和國總統,軍隊總司令 John Fremont 掛起繡著灰熊的白色方旗。

1846年7月9日,USS Portsmouth 號艦艦長 John Montgomery 艦開進Yerba Buena, 以美國的名義政佔小鎮,要塞守軍棄械投降。1847年Yerba Buena 更名為 San Francisco, 與海灣同名。1848年簽署條約California成為美國領土,1850年成為聯邦第31個州。

6. 發現黃金
淘金人
淘金熱

1848年舊金山的人口約300人,是西岸的主要港口。1848年1月於Sacremento Valley,一名木匠在建造鋸木廠時,在推動水車的水流中發現黃金,消息不逕而走,引發全世界的淘金熱,短短三個月內舊金山人口便由300人激增至25,000人,成為加州的第一個城市。

由於財富得來容易,舊金山成為暴力和罪惡的沃土,賭場、妓院和鴉片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幫派暴力控制一切。到1853年主要金礦蘊藏枯竭,移民潮隨之中止。整個城市因財富消散而使商店破產,民不聊生。

7. 發現銀礦

1859年舊金山東北170公里處發現了豐富銀礦,為舊金山經濟帶來曙光。銀礦深埋岩石層下,因此由資本家開採經營,並把營利帶入舊金山,創造經濟繁榮。道路開始延伸,旅館、辦公大樓和工廠平地起,商業活動逐漸熱絡,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1869年通車的大陸橫貫鐵路,消除了舊金山與美國東岸的隔閡,卻帶來各式社會與經濟問題,十九世紀末舊金山開始改革市政,清除腐敗,淨化城市。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的市容,纜車與有軌電車縱橫交叉遍布全市,興盛的港口貿易和水上交通,加上豐富的藝文生活,廿世紀初,舊金山已成為太平洋岸的首府。

8. 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 

earthquake
舊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早上5點12分,舊金山發生芮氏8.25級大地震,大地拱起陷下,形成2-3公尺高的波浪,巨大的裂口吞下地面一切,48秒鐘,現為市政中心的四周及Market Street 以南被夷為平地,市政廳像紙牌一般的倒塌在地。有軌電車的纜線扯斷、煤氣管爆裂,城裡各處引發多起大火,因水管震裂消防隊無法用水控制火勢,火災迅速四處蔓延,成為一片無法遏止的火海,攝氏1500度的高溫籠罩整座城,鋼鐵下垂,大理石融化,沙岩裂開,80公里外清晰可見烈焰火光及高達8公里的沖天濃煙。大火整燒了3天,舊金山成為廢墟。

在這次地震中,有3000人喪生,25萬人無家可歸。514個街區、28,000幢建築物焚毀倒塌,估計五億美元財產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舊金山經歷了這樣大的災難,卻如浴火鳳凰般,以不到六年的時間,重新建設了一座更新、更現代化的城市。1912年時,大部份的重建工作已經完成,1915年的世界博覽會在舊金山舉行,舊金山成功的從廢墟中復活!

(相關網站: 1906 Earthquake)

9.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美國參戰。由於舊金山的經濟與軍事形勢密切相關,使舊金山的經濟繁榮、製造業(造船業等)欣欣向榮,城市人口增加20%,舊金山的第一批摩天大樓便在這樣繁榮的20年代誕生。

10. 1930經濟大蕭條

雖然經濟全面衰退,舊金山仍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完成了海灣大橋 (Bay Bridge) 和金門大橋 (Golden Gate Bridge) 。

bay bridge
海灣大橋 Bay Bridge
橫跨舊金山與奧克蘭
golden gate bridge
金門大橋 Golden Gate Bridge:
連接舊金山與北灣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美國對日宣戰,舊金山成為太平洋的主要軍事港口。在大戰期間造船廠、工廠大量增加,提供千萬就業機會。非裔美國人從南方各州像潮水般擁入,在戰時工廠裡工作。舊金山並成批興建新的公寓住宅,以滿足新居民的居住要求。

12. 戰後

戰後舊金山成為反偶崇拜、反現實、反文化的源頭。但在這些歲月裡,舊金山設法在文化與反文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這些,您只要來到舊金山,就能感受得到的!

相關連結

San Francisco History

08-31-02 updated / 04-22-99 Ponpon Lin

關於本站|版權宣告 COPYRIGHT 1999-2004 PONPON FOREV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