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舊金山灣區的華人都聽說過「麥當勞大王」尹集成 (C.C. Yin) 先生。他擁有多家麥當勞餐廳(美國的麥當勞餐廳約有九成是加盟店),也創辦了在美國非常有影響力的亞美公共事務協會(Asian Pacific Islander American Public Affairs Association, APAPA),是很成功的華人企業家。
以往我也曾經電話採訪過尹先生,談的是跟亞裔權益有關的政治議題;昨天在Cupertino「亞美商協」舉辦的「創業成功之道」座談會,則是第一次跟他面對面接觸。
尹先生是座談會一早開場的第一位講師。我們這些參加者在台下一面吃著尹先生提供的麥當勞早餐堡,一面聽他說自己的故事。年近八十,但仍神采奕奕的尹先生自認是個不聰明,但是一個勤學、忠厚的人。他抗戰時出生於四川農村,隨父母到台灣,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聽起來就像許多平凡的早期留學生。
家境並不富裕的尹先生做了十八年工程師,與眾不同的是他的勤奮。他邊上班邊打工幫人做設計,當時兩塊錢一小時的case同輩不屑賺的他卻去做,同時也十分節儉。此外他省下一筆錢之後,就去購買一些破舊的房產與公寓單位,整理之後出租賺錢,順便也運用到了稅務優惠,「以錢賺錢」。十二年下來,竟擁有了一百個單位。
照理說他就算不能稱做地產大亨,也是個可安逸度日的包租公;但他卻在五十歲時,接手東奧克蘭的一家麥當勞。那家百廢待舉的店原本是當地退休警察局長所開,但是成為販毒交易中心(當地都是黑人沒人願意好好當店員)後來破產,可是他仍花了三倍價格接手。當時各界都不看好,總公司也刁難。按照規定受訓一年必須達到的標準,他四個月就達到最高標,總公司才批准賣。可是麥當勞當時很保守歧視,內部資源分配也不公。
尹先生很努力,因為當地治安差,要家人頭一年都不要來看這家店。一年後仍虧本,當地人也歧視甚至仇視他,於是他請(他口中比他聰明許多的)太太來專心做社區工作打好關係。兩年後打平,三年後賺錢,社區關係良好。總公司開始刮目相看,七年之間接手了五家店。但是覺得在奧克蘭地區沒有發展,於是尹先生賣了奧克蘭五個店搬到新興小城買了四個店,積極參與社區服務。他說:主持人一開始介紹他有26家麥當勞,但是截至今天,連同跟女兒合作經營的,總共有33家店,分佈北加州12個城市。
接著他提到在場的人都想知道的,生意成功的原則:
1. 自己管自己,不要講別人。Mindset(心態設定)很重要,要有強烈的決心(determination),覺得對的事就去做,不要被人影響、被貧窮、外在因素影響。
2. 要有責任感,不要怨天尤人。慢沒有關係,但是要有決心,同時不要投機。不需要追尋所謂機會。努力去克服困難,面對痛苦,人們就會尊敬。大家都喜歡正面的人,永遠正面,心裡有願景,想著自己羨慕的,希望達到的目標並且照著努力,自然就會達到。
3. 求知若渴。他謙稱不聰明,但是非常好學,在各方面努力學習,充實必要的知識。
4. 持之以恆不要放棄,但是也不是死腦筋,要虛心,不停學習,不斷改變。對人要有好的people skill,要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讓人喜歡、信任(自己要負責任,東西拿得出來,但不跟人爭功),學習政治(political)思想 – 不做非法不道德的事情,但是要了解政治手腕,有時候為了長久,得吞下一些不見得合理的東西。世界不是只有對錯黑白。
5. 對外要和氣(gentle),不驕傲不吹牛;內心要strong(堅強)該報警該打官司就不要怕。
6. 不要老想佔人便宜。跟人合作說是50/50,但實際給別人60%甚至更多(跟女兒合作給到80%,外人的話給人確定60%)。吃虧其實就是佔便宜。
7. 建立團隊:
a. 要有組織(organize),要有效率,工作跟生活都一樣。時間工作資料都要有組織有系統有計畫,不要浪費時間、天天忙著救火。80%用於計畫(防火)。
b. 要多感激,謝謝別人,想著人的好處。
c. 工作地方要組織起來,一面工作一面救火(50/50),一半工作現在,一半建設將來。
d. 不要找最聰明能幹最有口才履歷最漂亮的,要找素質好,努力、誠懇、忠誠、公平、願意學習、有團隊精神的人。口才、能力不好都沒有關係。大公司高科技也許需要幹才,小商家沒有關係,老闆要投入感情去培養員工,給員工學習有興趣的東西,適性發展。
e. 顧慮員工的興趣、需要與願景,而不只是想自己的。如果自己的團隊無法滿足員工的願景,就幫助他們發展、自立,也許可以成為合作夥伴。
8. 關於錢:
a. 建立信用:以前跟親友借,現在總公司願意借75%,銀行也搶著貸款給他,可以貸款110%,低利息無手續費還可隨時取消沒有罰款。當然他如今事業有成是主要原因,但長久累積的信用也是很關鍵的因素。
b. 要到美國圈子發展:不是光待老中圈子,了解美國的習慣、規定、法律…
會後我也找機會跟尹先生聊了幾句。他對我們這些後生晚輩再次叮嚀正面積極態度的重要。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提醒我們一定要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人。他說:假設某人只有20%對你有利,你可能不喜歡他;另一人則是80%對你友好,許多人會選擇跟後者交往而討厭前者,但尹先生提醒我們:還是應該要跟這兩人都來往,一來可以當成人際關係的投資,再者,這兩人對你有利的成分分別是20%和80%,其實加起來也就是100%。也就是說:不要光看人家壞的那一面。
尹先生在離開之前,還特別叮嚀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剛剛有三位學員有進一步的創業問題需要跟他約時間談,他特別在門外指給工作人員看是哪幾位(因為第二堂講座已經開始,幾乎所有學員都已經回到會場內),請工作人員去留下那三位的聯繫資料,然後聯絡他的秘書安排時間。
以前只知道尹集成先生有很多加盟餐廳,也參與政治事務,卻不曉得他的成就是這樣來的,更沒想到這樣一位事業有成的長者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心血回饋社區,乃至於鼓勵、幫助我們這些跟他素昧平生的後進。而他提醒的勤勉、努力、正派、樂觀、正面、積極等等,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從他口中說出來,卻真的令人有不一樣的感受。
成功真的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