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的老金

經常在各種媒體看到「築夢」兩個字。大體說來,記述的都是一些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最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故事-好比說致富、開店成功之類的。但是我想在這裡分享的卻不太一樣-不要說以一般標準可能不會被算做築夢,甚至當事人都不一定會覺得自己是在築夢呢。

然而我卻這麼認為。所以我才想寫出來。您看看覺得如何。

老金(註一)是我高一同班同學。我們高一時都住校一年,是同寢室室友。高中時代大夥十之八九都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然而當時的老金就是個極其隨和,甚至到了與世無爭的境界的人,比我另一位好友老王猶有過之(註二)。這樣說吧:印象中我沒有看過老金發脾氣-不管是考試考壞了,或者是被同學怎麼欺負也都一樣。

當年男生班就很流行一種遊戲,就是大家硬把一人抬起來,兩腿岔開,然後以其胯下撞擊柱子(最常見的就是撞窗戶間的木柱,但也有撞旗桿、燈桿甚至樹幹的),當年稱之為「幹條仔」,現在據說叫做「阿魯巴」。老金就常常沒來由地被同學起鬨一擁而「上」,看得我相當不忍,但倒也沒見過他翻臉。

由於我跟他都喜歡寫文章,又有一年的室友之誼,因此後來雖不同班,但也經常碰面聊天。特別是我們都住台北,都喜歡搭火車,因此經常在周末回家時,一起搭乘當年還沒拆掉的北淡線火車,然後再去館前路、南陽街一帶吃麵。那個年代還有髮禁,上學穿的還是卡其軍訓服加大盤帽,老金最喜歡站在沒有座位,大門敞開的行李車門旁,一手扶著大盤帽,一面探出半個身子御風觀景。

據說原本老金的父親反對他搭火車通勤,因此才安排他住校;但後來因著我的「薰陶」,老金開始愛上火車,漸漸地成為火車迷、火車通、火車狂。

高中畢業後,老金按著自己的興趣念了中文系,退伍後去擔任高職的國文代課老師;我則在退伍幾年後移民到美國。這中間我們偶有聯繫,但見面的機會當然也就少了。好在此時電子郵件開始普及,每個幾個月我們都會魚雁往返一下,兩個酸秀才以文言文相互問候些五四三;而老金也開始把他的作品擺在個人網站上:有些是他研究火車的心得,也有些是以火車為主題的小說創作。

赴美五年後我第一次返台,很自然地想到去找老金。吃了一頓鼎泰豐之後,老金帶我到他家參觀。由於當時老金已經辭去教職,因此我很好奇他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到了他家之後,真令我大開眼界。牆壁上除了掛著各種書法以外,還有一些有趣的詩詞與「國畫」(好比說蟑螂)直接就在牆上塗鴉起來。一問之下才知嫂子也是國文老師(當時她去上班不在家),不但與老金有相同的嗜好,且能欣賞老金另類的才氣,夫唱婦隨,生活簡單而愜意。

進到房間之後,乖乖不得了!我還真嚇了一跳。老金訂做了一張巨型的木桌,上面是他多年的心血結晶-N比例的鐵道模型(註三)。鐵路跟火車就不說了,其他的造景如街道、城鎮、海港、機場、山洞,乃至於點綴其間的人、車、樹木花草、船艦、飛機,樣樣栩栩如生。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招牌也好、標誌也罷都是中文的,而不是直接購買日本或歐美模型貼紙貼貼就算-這些都是老金運用各種生活上的材料製作而成的。

當然啦,鐵道模型不光是靜態展示而已。老金坐進他的操控區,開動了兩列火車,以不同方向繞行他的城市。佩服之餘,我不禁揣摩著:當年手無縛雞之力、動作實在談不上靈巧敏捷的文弱書生,為了這門嗜好,到底下了多少工夫,才變成眼前這位巧手慧心,既會拼模型又會造景還通電機電子的鐵道迷?

第二次返台,我帶著赴美七年後首次返台的胖胖四處拜會各方親友,少不了再次帶她去見識見識老金的火車。這回老金的鐵路版圖又擴大了,城鎮有所擴充,也開闢了鐵路支線。同樣地,胖胖對澹泊度日,鑽研嗜好,頗有古代田野雅士之風的老金,及其公館內的書畫與火車,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前幾天突然想起好久沒跟老金連繫了,於是跑到他的網站去參觀。通過連結到他新開的部落格,看見一些關於台鐵訓練教學的相片。正納悶老金從哪裡拍到這些東西時,才無意中看見版主現職為「台鐵台北段技術助理員」。

顯然老金不甘於只做一個鐵道模型迷,決定親身投入鐵路事業。仔細想來,這背後一定也有不少甘苦吧!雖說今日台鐵不若往年風光,但在不景氣之下,台鐵人員招考仍舊門庭若市;文科畢業、毫無技術相關背景,且已年入不惑的老金,不知花了多少工夫,才能在理工背景的年輕人環伺之下得償宿願?有多少人願意只為了少年時的興趣,投入半生心血,甚至到了中年還卯起來從頭學起,從事技術助理的工作?…

我還沒機會問他感覺如何。但我的確佩服他的執著。


註一 老金其實不姓金,但不知何時開始,他在網上以老金之名行走江湖。 

註二 曾出現在《老王自遠方來》一文中的老王也是我高中同學,但我是高二才認識老王的,他們二人也沒有同班過。印象中我們三個曾一起吃過飯,但他倆彼此大概沒印象。老王雖然對朋友隨和,但很多時候還是擇善固執有脾氣;老金則是溫和到一個地步,讓人幾乎忘了他的存在。

註三 常見的火車模型比例有兩種:N比例和HO比例。N比例的模型比較小巧,台灣流行的日系鐵道模型以N比例為主流。

 

在〈築夢的老金〉中有 10 則留言

  1. 哈哈哈!寫得太好了!
    版主回覆:(04/06/2009 05:48:31 AM)
    得到主角的肯定,是寫作者最大的光榮。謝啦!同學!

  2. 阿嚕巴寫那麼傳神蠻噁的. 你是哪個年代, 我們那個年代就是講阿魯巴阿?
    你以前學校那麼近也要住校喔? 我以前房東的同學, 也在台鐵的台北站ㄟ. 我想問他認不認識修修….
    版主回覆:(04/10/2009 02:31:00 PM)
    1. 各校文化不同,名詞各異。也許本校地處偏僻,用語也獨樹一格吧。
    2. 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啦,真要通勤東轉西轉也要搞蠻久的。大部分住校生都是外縣市的,我們這種住台北的很少,多半是父母希望能給我們體驗離家住校生活才安排的。
    3. 羞羞?誰是咻咻啊?你可點按上面那篇留言的房子,去老金的網站留言問問。
    我想他應該不會認識,因為老金是負責檢修火車,應該是在台北機廠工作,不是在火車站。不過問問無妨啦,世界有時候很小的…

  3. 好佩服这个老金,真的。难得有这么执着的人。你们年轻时候还真狠哪,大概是男校的关系吧?
    版主回覆:(04/10/2009 04:16:51 PM)
    我們是男女合校但是分班。這是台灣的校園(霸凌)文化。上頭那個Alice當年還不是一樣?…
    去看看老金的部落格吧。上頭有照片還有影片,保證嘆為觀止!

  4. 其實那個幹條仔還好啦,反正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人被送上去的。
    不過您寫的這情節好像暗示「成大事者必能低聲下氣」?
    版主回覆:(04/11/2009 12:31:34 AM)
    ㄟ… 我不覺得您老當年是低聲下氣耶,比較像是「與人為善」…

  5. 我的學校更偏僻 在新竹香山坑裡, 是男女合班. 只有國中全校 6000多人, 全部女生. 現在想想真是恐怖. 不要想說全女生大家都很安靜有氣質. 女生勢力大就會沒有禁忌, 也是很火辣的. 那時候讓我的性情大變. 哈!
    有有去留了, 也上了老金的部落格, 專業玩家最厲害了. 你的留言上面那人就是我! 我那朋友好像是控制鐵軌變換的, 我有去過控制台喔, 在火車站上面, 很像在Nasa的感覺, 只是設備有點…..舊. Sorry~
    版主回覆:(04/11/2009 12:30:34 AM)
    所以您的性情原來是如何?現在又是如何?我不覺得您現在有何異常啊?是以前很怪後來變好了還是…

  6. 人因夢想而偉大,有勇氣偉大的人真的不多,現實的生活總是殘酷的,所以及早賺到該賺的錢然後趁著還有的體力及時間去築夢想必會是很不錯的人生
    加油~~為小我的偉大努力~~等你趕快出書喔~~
    版主回覆:(04/11/2009 09:47:39 PM)
    謝謝您的鼓勵!不過您也別操之過急。人生要均衡,一輩子的飯不能搶在半輩子吃完,該分天分餐吃就得按時候來。賺錢也一樣,急不得的。"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我們也應當要按部就班。況且,人生中有很多比錢重要的東西,且很多理想的實踐也未必需要大量金錢。像老金的鐵道模型就是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的累積,而不是發了財一次買下的,不是嗎?…

  7. 金錢是一種資源,資源越多,人生的選擇就越多,資源越少,能做的選擇相對越少!人生的義務也很多,追求夢想的人不外乎盡完義務去追求及不盡義務去逐夢二種~前者終究比較理想點!賺錢不用慢慢來,因為時間是成本!追求人生的均衡我倒是非常認同!很多理想是不用花錢的沒錯~但很多也是要花錢的!如果剛好理想是要花錢的怎辦?就放棄了嗎?還是一輩子都因為錢而遙不可及?
    版主回覆:(04/15/2009 02:32:24 AM)
    時間的乘數效應在理財投資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理財要趁早。這點是很重要的。
    我所謂的急不得不是說不需要趁年輕多衝多拼,得過且過就可以;而是說人生本來就是長期的奮鬥,無須急於一時,該付出的要付出,穩扎穩打地邁進,同時也要注重各方面的平衡,好比說要留足夠的時間與心力給家人、要有時間休閒、靈修、要注意身心健康…。
    至於將金錢比做資源是頗為實在的。對我來說,我覺得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同,人生觀與生活方式不同,需要的或者說能善加管理運用的資源也不同,過與不及都未必是福。
    簡單講有的人就是適合簡單過日子,錢多了反而發愁;有的人有氣魄又懂用錢,錢愈多愈能成就大事。所以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重要的是能規劃運用金錢,若胸懷大志就立定目標賺取足夠的金錢,但不要為賺錢而賺錢成為錢的奴隸;若生活淡泊則夠用就好,但也不要怠惰消極喪志。

  8. 以前很怪~ 很愛作怪, 也很反骨, 現在順從多了:p
    版主回覆:(04/16/2009 04:47:55 AM)
    很難想像呢!現在看起來你的確正常不少… 🙂

  9. 原先這Kim是大學時英文會話課取的名字,一直用到現在。之前被人發現這個字跟金正日的英文名字姓氏一樣,從此就有人這麼叫……
    版主回覆:(04/20/2009 06:49:16 AM)
    還好你在台灣,要是在我們這裡肯定經常被誤會是韓國人…

  10. 咦?德國人是不是也有這種名字的啊?
    版主回覆:(05/29/2009 01:43:06 AM)
    不知道耶,但是在美國,通常Kim是Kimberly的簡(暱)稱;而Kimberly是女生的名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