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於管樂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學校鼓號樂隊或者軍樂隊;華人家長對於子女學樂器,更是以鋼琴與弦樂(如小提琴)為主流。但其實管樂合奏也有其令人驚豔之處。
至於協奏曲,更是如前所述,多數人的印象都是鋼琴、小提琴或大提琴協奏曲,獨奏家神采飛揚地搭配以大量小提琴為主的管弦樂團。絕少人會關注坐在後排,人數不多的木管樂手。
上周末我應老同事,也是豎笛 (Clarinet)演奏家,音樂老師智寧的邀請,欣賞了一場灣區的”加州愛樂青少年管弦樂團”(California Philharmonic Youth Orchestra, CPYO)的演奏會,音樂會中就有這麼一首,由溫良恭儉讓的豎笛擔任主奏的豎笛協奏曲,有別於一般管樂重奏中的溫文儒雅,由豎笛帶領整個樂團所營造的,帶有爵士味道的輕快曲風,真的讓我耳目一新。
為了配合管弦樂團的編制,這次演出特別委請了灣區知名的華人作曲家石青如改編,將部分管樂改成弦樂,增添了溫潤的小提琴襯底之外,也保有了原本管樂曲的熱鬧與宏偉。在這次的節目中,特別與大家分享原創版與改編版的部分精采實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我播出的版本都是由青年演奏家擔綱主奏。原創版是2011年3月5日,由去年才從台北藝術大學畢業,目前就讀於北藝大管弦與擊樂研究所的簡佑丞擔綱,搭配台北聯合管樂團(Taipei United Wind Orchestra, TUWO) 的演出;改編版則是2015年3月1日,由加州青少年管弦樂團豎笛首席,今年暑假後即將升大學的徐安齊同學帶領CPYO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