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6) 解決困難,不要逃避困難!

「斑尼鈍你怎麼啦?」

「沒什麼,就是精神不太好。」

「這兩天事情雖然多一點,但我應該沒把你操壞吧?」

「沒有啦,因為胖胖生病所以我也沒睡好。」

好一陣子天昏地暗,大家都沒空閒扯淡。今天電子報PROJECT完成了,原本小鬱老師以為我應該可以鬆一口氣,沒想到我卻無精打采。這哪像是交差後下班的樣子?

「她還好嗎?」

「她咳嗽發燒很厲害,已經三天沒上班了。奇怪的是除了一般感冒症狀以外,她這兩天大概半夜兩三點時胸口都會痛得要命,大概持續個二三十分鐘。所以我當然也睡不成。整晚上都在折騰,量溫度、量血壓、倒開水什麼的。」

「那你怎麼不跟我說?就請假在家好好照顧她嘛!」我們的電子報趕截稿出刊,在這節骨眼我怎麼好請假呢-儘管我知道她是說真的。不管工作再忙,只要部屬自己或家人生病,小鬱老師永遠二話不說,把大家的活都給扛起來。所以我感念之餘也就更不願意請假了。

「或者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反正我們兩家住得這麼近!」這倒是真的,上回冰箱唱空城卻有客人馬上要到,就是靠她慷慨解囊捐出冰箱裡醃好的牛小排應急。「那你有沒有帶她去看醫生?」她接著問我。

「哎呀妳也知道這裡看病有多麻煩!一般老美感冒發燒多半都是買成藥吃吃,就算去看醫生他們也還不是講些多喝開水多休息之類的廢話…」

「你們保險是保哪種?」她不等我發完牢騷馬上接著問,「PPO還是HMO*?」

「HMO,凱薩**的,」我回答,「你也知道凱薩那種大醫院就是掛號麻煩。通常門診掛號都是約到一個多禮拜之後,到那時候病都好了。」

「你要把病情在電話裡面說清楚才行啊!假如你只說感冒發燒,人家當然不當一回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兩夫婦英語和口才都不好,講到這種醫學的東西更說不清楚… 」我忙不迭地分辯,但卻被她阻斷:

「你到底試過沒有?」大姊頭拿出老師的威嚴來了。

「以前打去約都這樣,這次還沒試。」我心虛地說。

「你啊,每次都這樣!我不是老早告訴過你,事情總要試試看才知道嗎?」

「….」老師所言甚是,小弟我實在無言以對。

「好啦好啦我告訴你怎麼辦,」看起來我有希望了。「凱薩這種大醫院不像小診所,他們都有服務相關規定,無論如何都要對打來的人有個交代,不能隨便掛電話。他們的電話也都有錄音。」小鬱老師繼續說,「所以你就用你自己能講的單字慢慢講,她們說什麼你聽不懂的,就說抱歉英文不好請她再慢慢說一次。」

「假如還是不懂呢?」不是我愛抬槓,而是我與胖胖的確碰過這樣的困難。

「那你就跟她說:我跟你們用英文溝通有困難,請你們安排翻譯服務。」她說得沒錯,像凱薩這種大醫院的確有為此地比較普遍的外語提供翻譯,像是西班牙文、中文(國語跟粵語)、越南語等等。但由於他們自己的翻譯服務部門人手不夠,外面簽約的三方電話翻譯服務素質良莠不齊,因此我在試過一兩次後,覺得寧願自己來可能還好些。

「總而言之你要記住:你是他們的客戶,他們就要替你解決問題。抓住這個觀念之後去談。你就一口咬定你太太需要看病,要他們盡快排時間。他們不能直接拒絕你,自然就會幫你們安排了。」

這番話好似醍醐灌頂。沒錯,美國就是這樣的社會,只要你敢講敢爭取,別人就不能忽略你;就算是我英文不好,但我是客戶,你們收了我的保費,就要想辦法替我安排。總之,不屈不撓,化被動為主動,有爭取才有成功的希望。

小鬱老師繼續勸告我:「你不要老是這麼沒信心。沒有人生下來就會講英文的。我們是移民,英文不好理所當然;美國人多半只會講英文,好歹我們還會講兩種咧,怕什麼?不要想說不會講是你的問題,而要想說聽不懂是她們的問題。她的工作是掛號服務,就有義務幫你解決。」

我實在很佩服她,每次都能把一件看來很沒希望的事情變成正面積極。而這種性格的養成也是有她的背景的-

「你不要看我現在大剌剌地天不怕地不怕,以前我也是那種害羞文藝少女型的,」她開始說起故事來:「當初我剛來美國才大二,我弟才國三我妹才小五,我什麼都不會講就要去幫弟妹辦入學手續,只因為我是大姊。他們都去上學之後我才去邊打工邊念語文。我曾經去速食店站櫃檯,人家點什麼我都聽不懂,站在那裡發抖陪笑臉,我也曾經當過有酒牌***有撞球檯的雜貨店店員,有黑人喝醉酒打撞球太吵還得硬著頭皮去提醒… 」

現在可以用英文流利地跟一屋子老美聊天打屁開會簡報甚至吵架的小鬱老師,當年還是青澀少女時,竟然有過如此的歷練-難以想像,卻也理所當然。

在她撫今憶往聲中,逐漸西下的夕陽從車窗照進來,靠窗的她成了剪影;穿透玻璃的夕陽斜灑在小鬱老師面前的椅背上,與她凝望著從前的目光交織成一片亮白。我不自覺地順著她的眼光看過去,彷彿在那白色光影中,也看到了十多年前紐約布魯克林街上,那個與陌生環境奮戰的南部小女生…。

「什麼事情都一樣,不要先預設立場,不要還沒嚐試就打退堂鼓。」她再一次對我說:「問題不會自己解決的,既然早晚要面對,就做好準備,好好地解決它…」

*美國健保主要分PPO (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跟HMO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兩大體系,前者通常可以自由選擇保險公司簽約的醫療網中任何一家醫院,後者則必須先看家庭醫師 (Primary Care Physician/Doctor) 再由家庭醫師轉診到體系內的專科醫師或醫院。比較詳細的中文解說請參考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NextGeneration/31619367.html 或 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39534。

**Kaiser Permanente,一個全國性的大型綜合醫院體系,以基金會方式運作,加保凱薩醫療險的會員只能在該醫院看診。由於是大型綜合醫院,因此在醫學檢查、跨科別會診等方面較便利,但也因為機構大,所以掛號約診等小地方沒有一般診所來得方便。

***美國無論是餐廳或是雜貨商店,若要賣酒都要有許可執照。

在〈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6) 解決困難,不要逃避困難!〉中有 3 則留言

  1. Your information is really helpful,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going to the US or who is currently in the US but not familiar with the system. Nice sharing!
    版主回覆:(01/22/2009 08:08:24 AM)
    Thanks for your encouragement! =)

  2. 一個充滿積極思考的女人
    我對她越來越感興趣了~
    版主回覆:(01/28/2009 03:30:14 AM)
    那就請您繼續批評指教囉!

  3. Brooklyn, New York?! The lady you were talking about actually lived in Brooklyn before? Brooklyn is a place we like to visit a lot, especially its Chinatown ( a HUGE Chinatown). There are bascially two types of people who lives in Chinatown, one wants to leave there and be independant asap, one wants to live there and be "secured" with the familiar culture, language and everything…The lady might not really comes from Chinatown, but her attitude reminds me this thought.
    版主回覆:(01/28/2009 03:30:45 AM)
    Not really sure where she lived in, but for sure it’s not Chinatow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