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的老金

經常在各種媒體看到「築夢」兩個字。大體說來,記述的都是一些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最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故事-好比說致富、開店成功之類的。但是我想在這裡分享的卻不太一樣-不要說以一般標準可能不會被算做築夢,甚至當事人都不一定會覺得自己是在築夢呢。

然而我卻這麼認為。所以我才想寫出來。您看看覺得如何。

老金(註一)是我高一同班同學。我們高一時都住校一年,是同寢室室友。高中時代大夥十之八九都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然而當時的老金就是個極其隨和,甚至到了與世無爭的境界的人,比我另一位好友老王猶有過之(註二)。這樣說吧:印象中我沒有看過老金發脾氣-不管是考試考壞了,或者是被同學怎麼欺負也都一樣。

當年男生班就很流行一種遊戲,就是大家硬把一人抬起來,兩腿岔開,然後以其胯下撞擊柱子(最常見的就是撞窗戶間的木柱,但也有撞旗桿、燈桿甚至樹幹的),當年稱之為「幹條仔」,現在據說叫做「阿魯巴」。老金就常常沒來由地被同學起鬨一擁而「上」,看得我相當不忍,但倒也沒見過他翻臉。

由於我跟他都喜歡寫文章,又有一年的室友之誼,因此後來雖不同班,但也經常碰面聊天。特別是我們都住台北,都喜歡搭火車,因此經常在周末回家時,一起搭乘當年還沒拆掉的北淡線火車,然後再去館前路、南陽街一帶吃麵。那個年代還有髮禁,上學穿的還是卡其軍訓服加大盤帽,老金最喜歡站在沒有座位,大門敞開的行李車門旁,一手扶著大盤帽,一面探出半個身子御風觀景。

據說原本老金的父親反對他搭火車通勤,因此才安排他住校;但後來因著我的「薰陶」,老金開始愛上火車,漸漸地成為火車迷、火車通、火車狂。

高中畢業後,老金按著自己的興趣念了中文系,退伍後去擔任高職的國文代課老師;我則在退伍幾年後移民到美國。這中間我們偶有聯繫,但見面的機會當然也就少了。好在此時電子郵件開始普及,每個幾個月我們都會魚雁往返一下,兩個酸秀才以文言文相互問候些五四三;而老金也開始把他的作品擺在個人網站上:有些是他研究火車的心得,也有些是以火車為主題的小說創作。

赴美五年後我第一次返台,很自然地想到去找老金。吃了一頓鼎泰豐之後,老金帶我到他家參觀。由於當時老金已經辭去教職,因此我很好奇他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到了他家之後,真令我大開眼界。牆壁上除了掛著各種書法以外,還有一些有趣的詩詞與「國畫」(好比說蟑螂)直接就在牆上塗鴉起來。一問之下才知嫂子也是國文老師(當時她去上班不在家),不但與老金有相同的嗜好,且能欣賞老金另類的才氣,夫唱婦隨,生活簡單而愜意。

進到房間之後,乖乖不得了!我還真嚇了一跳。老金訂做了一張巨型的木桌,上面是他多年的心血結晶-N比例的鐵道模型(註三)。鐵路跟火車就不說了,其他的造景如街道、城鎮、海港、機場、山洞,乃至於點綴其間的人、車、樹木花草、船艦、飛機,樣樣栩栩如生。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招牌也好、標誌也罷都是中文的,而不是直接購買日本或歐美模型貼紙貼貼就算-這些都是老金運用各種生活上的材料製作而成的。

當然啦,鐵道模型不光是靜態展示而已。老金坐進他的操控區,開動了兩列火車,以不同方向繞行他的城市。佩服之餘,我不禁揣摩著:當年手無縛雞之力、動作實在談不上靈巧敏捷的文弱書生,為了這門嗜好,到底下了多少工夫,才變成眼前這位巧手慧心,既會拼模型又會造景還通電機電子的鐵道迷?

第二次返台,我帶著赴美七年後首次返台的胖胖四處拜會各方親友,少不了再次帶她去見識見識老金的火車。這回老金的鐵路版圖又擴大了,城鎮有所擴充,也開闢了鐵路支線。同樣地,胖胖對澹泊度日,鑽研嗜好,頗有古代田野雅士之風的老金,及其公館內的書畫與火車,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前幾天突然想起好久沒跟老金連繫了,於是跑到他的網站去參觀。通過連結到他新開的部落格,看見一些關於台鐵訓練教學的相片。正納悶老金從哪裡拍到這些東西時,才無意中看見版主現職為「台鐵台北段技術助理員」。

顯然老金不甘於只做一個鐵道模型迷,決定親身投入鐵路事業。仔細想來,這背後一定也有不少甘苦吧!雖說今日台鐵不若往年風光,但在不景氣之下,台鐵人員招考仍舊門庭若市;文科畢業、毫無技術相關背景,且已年入不惑的老金,不知花了多少工夫,才能在理工背景的年輕人環伺之下得償宿願?有多少人願意只為了少年時的興趣,投入半生心血,甚至到了中年還卯起來從頭學起,從事技術助理的工作?…

我還沒機會問他感覺如何。但我的確佩服他的執著。


註一 老金其實不姓金,但不知何時開始,他在網上以老金之名行走江湖。 

註二 曾出現在《老王自遠方來》一文中的老王也是我高中同學,但我是高二才認識老王的,他們二人也沒有同班過。印象中我們三個曾一起吃過飯,但他倆彼此大概沒印象。老王雖然對朋友隨和,但很多時候還是擇善固執有脾氣;老金則是溫和到一個地步,讓人幾乎忘了他的存在。

註三 常見的火車模型比例有兩種:N比例和HO比例。N比例的模型比較小巧,台灣流行的日系鐵道模型以N比例為主流。

 

青春的翅膀

 上回老王來訪時,我拿出了高中畢業留言冊,翻出廿年前他給我的臨別贈言。

 

老王很驚訝,他當年居然可以寫出一頁又一頁的感想與祝福;Cynthia更玩笑說:簡直是在寫情書!

Memorial-book.jpg

驚訝的何止是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品味當年的師長同學與學弟妹的留言,有勉勵的,有勸諫的;留言的人有些印象已經模糊,但大家的片語隻字,卻帶著我翱翔到那意氣風發中帶著迷惘的青春歲月。

 

當年的山城少年,物換星移到了矽谷,在失業潮中邁入中年危機。然而時光帶不走的仍有很多很多。當年朋友們對我性格上的描述,竟似昨天才寫就一般。不知是我幼稚依舊,還是純真依舊;更不知應當鞭策自己更成熟,還是勉勵自己保有赤子之心。

青春的翅膀  譚健常 詞/小軒 曲 

    

我們唱首歌 敞開胸懷唱首歌

快把煩惱和憂愁 都拋給浪波


今天將過去 留在我們的回憶裡

朋友我們已長大 生活應該更有意義


青春像夢的翅膀 載著我飛翔

雖然曾一時徬徨 終又尋回方向


我們唱首歌 敞開胸懷唱首歌

拋開煩惱和憂愁 生活應該更有意義

 

在整理老卡帶轉檔時,尋獲了這首簡短輕快的老歌。這是我國中時代少數攢錢買下的原版卡帶之一,隨著時光流逝,中學生歌友邁入不惑,原唱的偶像玉女也早已退隱幕後,以媒體公司老闆娘之姿出現在影劇版上。歌詞中描述的,曾經嚮往的成長歲月,是否依然有足夠的吸引力領我向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帶有憂鬱因子的我,真的應該提醒自己:拋開煩惱和憂愁,才能活得更開懷、更有意義。

 

或許青春不再,但展翅飛向喜樂的人生,應該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老歌分享-歡樂歌

還是孫越陶大偉的老歌,藉此問候在遠方的老友們。


 

歡樂歌

你說「早!」,他說「好!」

好久不見,你好不好?

你說日子太無聊;他說忙得雞飛狗跳;

你說「嘿!」,我說「嗨!」

有空請到我家來!

*讓我們-
輕輕鬆鬆過完今天,歡歡喜喜像過年;
讓我們-
快快樂樂邁步向前,過完今天迎接明天!
讓我們-
甜甜蜜蜜親愛相連,四海同心肩並肩;

你說「嘿!」,我說「嗨!」

溫馨關懷滿人間!

你說「跑!」,他說「跳!」

東南西北,我走一遭!

你開汽車多逍遙;我騎單車一樣能到;

用大腦,細思考-財神就向你報到!*

老歌分享-小人物狂想曲

打鐵趁熱,再分享一首。這首名氣就大了!

 

這是當年紅極一時的綜藝短劇搞笑節目鼻祖-小人物狂想曲的節目主題曲。同樣是陶大偉作詞作曲,主唱除陶大偉之外還有愈老愈紅的,大家的老朋友孫越。

小人物狂想曲 詞/曲  陶大偉

 

我是一個小人物 穿著破鞋和舊褲

滿腦子希望和幻想 哪怕一生庸庸碌碌

 

我是一個小人物 粗茶淡飯住破屋

管你榮華和富貴 對我好比垃圾糞土

 

讓我們齊聲唱 不必太緊張

獻出你的愛心 歡樂人間似天堂

 

彩霞是我的帳幕 綠蔭是我的窗戶

人生是我的舞台 就是一場喜樂哀怒

 

這麼多年了,我仍然清楚地記得這首歌的歌詞。尤其是在經濟低迷、景氣不振、人心惶惶的今天,這首歌更值得細細品味…

老情歌分享

情人節到了,在此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情歌。我想這首歌應該有將近卅年了吧。

 

最近買了個軟體附轉換盒,可以將一般影片或卡帶轉成數位檔案。前兩天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捲古代的音樂帶。喜孜孜地連忙轉成mp3。這捲帶子是陶大偉與孫越的專輯,主題是小人物狂想曲;但在此分享的是專輯中另一首,記憶中並不紅的情歌。

 

(假如您還沒聽見的話,請打開您的電腦speaker)

 

嘿 晚霞    

詞/曲 陶大偉

 

嘿 晚霞 你別染紅了我那美麗姑娘

那海浪 莫濺濕了她美麗衣裳

好姑娘 你可曾知道我在遠方流浪

但願此時此刻你就在我身旁

 

如果 你心中早已忘了我

也請你不要說 教我失望寂寞

 

小燕兒 若是你還記得回家的道路

轉告我的她 我也許不再回家

轉告我的她 不必再等我回家

 

一直覺得這首歌有種浪漫的淒美,讓人難以忘懷。雖然陶大偉當年是以小人物狂想曲之類的喜劇人物聞名,這首歌應該也沒有真正紅過,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首歌。儘管有點淒涼,但在情人節聽聽還是不錯的。

 

那時我是窮學生,只買得起盜版帶,加上擺放多年,能聽已經是萬幸。相信大家也都能包涵這實在欠佳的音質。

 

我記得後來陶大偉他們的唱片都是飛碟唱片出的(一開始我不記得因為實在太久以前了),飛碟唱片現在已經杳如黃鶴,歌曲也廿幾卅年了,在這兒放放應該沒有版權問題吧。

 

附帶一提,當年的陶大偉真的很帥(我見過本人!),比陶吉吉帥多了!我說真的!

 

難忘的生日祝福

這篇是我三年前以筆名發表在某報上的,當時礙於投稿規定(不得在其它地方發表)沒有刊登於自己的部落格。如今事過境遷,該報網站早已將文章撤下,因此將之刊於自家以為紀念。

難忘的生日祝福

除了至親好友以外,知道我生日的人並不多,因此,也從來沒有經歷過美國人喜歡的那種surprise party之類的,意外式的驚喜。然而今年生日,我卻收到了一份讓我真正驚喜,彌足珍貴的祝福。

生日前夕收到了這張卡片,是教會的李姊寄來的。「你也許奇怪我們怎麼知道你的生日?還記得去年夏令會我們有緣共進午餐,你「無意」地透露出來,我卻「有心」地記住了。…」

看似平常的這張卡片,令我感動之處在於:好一陣子沒有來聚會的李姊,當時正在陪伴她的獨子與死神拔河。年方廿七,青年有為的Eric早前發作嚴重背痛,原以為是脊椎問題,多次檢查醫療後才證實罹患癌症,但病灶仍無法查明。晴天霹靂之下,李姊與夫婿陳大哥、Eric的兩個妹妹乃至於整個家族的生活從此完全改觀。全家人除忙於照料鎮日強忍劇痛的Eric,不時進出醫院進行各種檢查、手術與化療之外,李姊更遍訪灣區各大名醫,希望找出病因。

照常理講,面對如此巨變的家庭,應該理所當然地接受各方的同情與幫助;然而他們在此心力交瘁之際,不但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更不忘關心別人,為我稍來祝福!「自從我兒病後,我並肩與他一起對抗病魔,深深覺得人能健康地活著,就是最大的成就!所以你的生日,就更具有慶祝的意義了。」可以想見李姊在寫這賀卡時的心情多麼沉重!而在稍後的email中,她更幽默地希望我在次日生日當天,能自行想像久未謀面的她,隔空為我唱的生日快樂歌。

次日是禮拜天。主日崇拜過後,意外地在人群中見到陳大哥-在這種時刻還來教會聚會敬拜真是不容易!一向寡言的他,面容明顯憔悴許多;而在擦身而過之時,他對我淡淡一笑,說了聲「Happy birthday」。雖只是一句近乎無聲的祝福,但是搭配著李姊的卡片與「隔空傳來」的生日歌,讓我感動久久,不能自已。

基督徒常常說要活出耶穌的生命。的確,不必說什麼大道理,像這樣在磨難試煉中,仍保有一顆溫柔細緻愛人的心,就是主耶穌「愛人如己」精神的最好體現。我會永遠珍惜這份祝福,時時為能夠健康地生活而感恩;也希望陳大哥與李姊,能在Eric安息主懷後,早日走出悲傷的幽谷,一如既往地,將從神而來的祝福帶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