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特別篇) 患難見真情

一篇完全無關公車教學的真實故事。
 
2005年十二月初,我剛搬新家,還有許多東西在倉庫裡(註一),家中一片混亂。當時我已經不在小鬱老師的公司工作,但還是以接案方式幫她做些專案的翻譯工作。
 
那時家母剛來美國一星期,只剩父親一人在台北家裡,預計聖誕節來美國渡假全家團聚。老爸距離上次來美已經六七年,由於公務員出國還是比較麻煩,因此打算等退休後再來看看我們幾個兒子家長得什麼樣子;為了這次大團圓,大家排了休假,出遊的飯店也訂了,老弟更打算開著新買的七人座休旅車帶老爸四處走走。前兩天老爸電話中很高興地說美簽辦好了,但是他有點感冒不舒服;媽媽則要他去看看醫生,接下來就沒消沒息了。由於老爸是那種一天會打很多通給媽媽的那種先生,因此媽媽一天半沒接到電話,心裡就七上八下。

起先我們安慰媽媽說或許是老爸出門忘了帶手機,但從早等到晚仍舊沒消息,大家開始感到不安;後來媽媽設法找了台北的阿姨與胖胖的父親去家裏按門鈴,無人回應之下,找了消防隊爬進去,才發現老爸早已沒有知覺。送醫後確定他是在寒流夜心肌梗塞,於睡夢中過世。距離預定來美日期不到兩個禮拜。
 
得知消息時正值午夜,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全家手忙腳亂。哥哥先陪媽媽返台處理後事,我則和老弟辦理授權書等相關文件(註二)。天一亮我就準備帶著老弟跑經文處(註三),出發前撥了通電話給小鬱老師,告訴她我這幾天暫時不能接翻譯了。
 
電話那頭的她非常震驚,在她大概詢問情況並且問候我之後,我對她提到工作的事,她毫不考慮地說:「這種時候就不要擔心工作的事了!假如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當然那時我一片混亂,既沒有聊天的心情,也沒想到什麼需要幫忙的,於是也沒講太多,道謝後匆匆掛了電話。
 
雖然辦的是急件,但畢竟是公文書,還是需要兩三天。經文處人員告知文件可以親領、郵寄或是請人代領。由於還在忙搬家交屋等手續,為了拿文件跑一趟舊金山市區實在不太經濟,因此委託在市區上班的小鬱老師跑這一趟。
 
返台前夕我去她家拿文件。一開門,她就急忙引領斜靠在門框上,一臉鬍渣夾著倦容的我進客廳。
 
「怎麼樣?一切都還好嗎?」她一面遞給我公文袋一面問。「檢查一下看東西對不對。」
 
「我哥帶我媽先趕回去了。他說我媽情緒很不穩定,希望我們趕快回台灣。我這裡還亂七八糟,還有很多家具在倉庫,就只能等回來再慢慢搬。我弟有時候也會突然傷心起來,因為他是小留學生,國中畢業就離家,很少有機會跟我爸相聚…。」

她也是帶著弟妹早早出國求學的,很能體會這種心情。然而陪我們嘆氣之外,她也希望能提供具體的幫助:「那有沒有什麼我們可以幫忙的?」
 
「你可不可以幫我保管我家鑰匙?我們兄弟三家都要回去,只有我嫂嫂會留下,但是她家比較遠又要照顧三家,我是想假如我家臨時有事情的話,可能需要麻煩你就近照顧一下…」
 
「沒問題,就交給我吧。有什麼事情就打電話或者寫信來。」「你也可以告訴你嫂嫂我的電話,有事情就聯絡我…。」
 
安頓好父親後事之後,老哥、胖胖與弟妹先後回美上班,我跟老弟則把家裏其他事情料理到一個段落,再硬押著媽媽跟我們回美。原本她說家裏沒人不放心,但我們更不放心在此刻讓她獨自住在台北,何況聖誕節與新年即將接踵而來,這種節慶氣氛她哪裡承受得住?

 



「你媽媽還好嗎?」小鬱老師邊還我鑰匙邊問。「可能在美國先住一陣子比較好吧。」

「她精神還是不好,我們這陣子也不會放她回去,至少過完農曆年再考慮。」

「以後要怎麼打算,可能你們兄弟也要討論一下。」

「不曉得… 她雖然拿綠卡很多年,但一直飛來飛去,從來沒有在美國長住,要申請公民還得幾年。」我說,「我媽英文不好也不開車,而且,留下來長住的話,醫療保險會是最大問題… 」

「不過這是你們早晚要面對的事情。我們做子女的,本來就得為父母打算這些。」她正色道:「我父母剛退休來的時候也碰過類似的問題,我也有一點點經驗,假如需要的話可以找個時間聊聊,順便陪你媽媽聊聊天。」

 



「是你老闆要來啊?」我媽媽很緊張。

「她現在不是我老闆啦… 記不記得,她有一次要我帶一盒玫瑰紅茶送你,後來你回贈你自己畫的茶具組?…」

「喔就是她啊?你先前在她手下做過事,現在不也還在幫她?那還不就是你老闆?」媽媽那一輩的人都對我們子女的師長主管心存敬畏,這陣子精神恍惚就更緊張了。「那我要怎麼稱呼她?經理還是…」

「叫名字就好了,她跟我差不多年紀啦。」

這些緊張都是多餘的。「張媽媽好!我是斑尼鈍的朋友小鬱,他是我先生…」門一打開,小鬱老師就熱絡地跟媽媽打招呼,好似早已熟識一般。

趕緊引領大家落了座,胖胖開始端茶點水果,我則在一旁招呼。當然啦,需要我的地方不多。

「上次您託斑尼鈍送我們的茶具好漂亮!實在太不好意思了!今天總算有機會跟您當面道謝!…」這倒是真的,我媽媽送她的那套茶具的確畫得很好看,我自己都沒有呢。但是話又說回來,若不是小鬱老師當初聽到我媽媽來灣區,主動跟素未謀面的媽媽分享她的茶葉,且又一直對我如此照顧,我媽媽又怎麼會主動致贈作品給從未見過面的她?

「不好意思,我女兒Sophia在外婆家沒有來。她也喜歡畫畫,先前一直吵著要見會在茶壺上畫畫的婆婆呢…」

小鬱老師夫婦倆跟長輩聊天的技巧真不是蓋的,不一會兒氣氛就十分熱絡,媽媽的忐忑不安完全消失了。其實也不能說是「技巧」,因為她們的確是真心地關懷我媽媽。

「您這次有沒有打算停留久一點?我聽斑尼鈍說您有綠卡但是不常待在美國是不是?…」寒暄一陣子之後,她不留痕跡地切入正題。她跟媽媽介紹了關於Social Security (聯邦社會安全保險)、Medicare (聯邦醫療保險)以及Medi-Cal(加州醫療補助)方面的常識以及資格計算方法,一方面分享她們家的經驗,一方面也替媽媽做了些簡易的估算,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厲害的是,她在聊天與詢問的過程中,完全沒有提到任何關於我父親的事。原本我想,假如要談在這裡住多久、以後是否打算長住等話題的話,免不了會提到這方面;但是她就有本事讓我媽媽完全沒有聯想到父親過世這件事情。

兩三小時很快過去,大家互道晚安,期待再相會。「謝謝你們的招待!張媽媽,下次再請您到我們家來坐坐!… 」「一定一定!我一定要看看你們家的小公主… 」

看著她們在門口又擁抱、又拉手的,真的好像自家人一樣。站在一旁的我忽然想起:從小到大,媽媽老說想要個女兒,說女兒比兒子貼心得多…

揮別小鬱老師夫婦關上門,媽媽回過神來:「啊,她們知不知道你爸剛過世?」快過年了,她應該是怕小鬱老師覺得觸霉頭吧。

「知道,」我連忙回答說,「就是知道她們才來陪您聊天的。」

「這樣啊…」

 



註一 由於我們是換屋,原先的房子也要賣,所以租用倉庫將大部分家具存放其中,以利舊家佈置展售。

註二 海外華僑要授權國內家人處理遺產等事宜,必須要有駐外單位公證過的授權書。授權書格式固定,填好後交由駐外單位認證。

註三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San Francisco)的簡稱。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12) 伴手禮

「儀敏有空耶!太好了!」電腦前的胖胖看著email開心地叫著。

十年不見了呢。當年胖胖跟儀敏是某電視台籌備時期的老戰友,從開台前就攜手打拼。胖胖出國十載,公司從當年的虧損轉變為業界盈餘數一數二,儀敏也成為資訊部門不可或缺的大將。

這麼久不見,這次返台終於喬得出時間碰面,怎不令人欣喜?

「那我們要帶什麼禮物?…」我覺得既然是久為謀面的老朋友相見,就不僅是一般客套,更要好好地計畫計畫。雖說禮輕情意重,但這輕也得輕得有價值。何況這趟回去行李不少,還真的不能太重呢。

有了上次瘋狂購物經驗之後,我立刻就想到該問誰了。電話那頭也乾脆:

「你們要不要乾脆來我家看看?我有些存貨可能派得上用場。」到她家?小鬱老師這回乾脆當起「家教」了。

我跟胖胖在十分鐘後抵達。小鬱老師已經預備了一些存貨供我們挑選。她的客廳於是就暫時成為小小的展示中心。

「你們後天走?那真的有點趕呢。」她一面招呼我們一面問:「還缺哪些人的禮物?」

還缺哪些人的啊?其實大部分都缺呢。只是有些親友可以用一般庫存(這也是在小鬱老師薰陶下建立的,參見本系列之五:假日血拼大作戰),但像是儀敏還有比較親近的長輩如父母親、外婆等等,還是沒有完全敲定。

「我們一樣一樣來。」專案經理做事就是有條不紊。「先講胖胖的同事好了。她有沒有小孩?」

「有啊,一個女兒,大概四歲多吧。怎麼了?」

「我跟你們講,假如不知道送朋友什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送小孩的東西。父母親都疼孩子,小孩高興大人就開心了。」聽起來好像還蠻有道理的。

「當然,假如可以的話大人小孩都送是最週到,但也要看實際狀況,好比說交情或者方不方便帶等等。」小鬱老師補充說。

胖胖跟儀敏的交情?那當然沒話講囉。

「對了,你剛剛電話裡講說是胖胖電視台同事?是不是上次你們提過,很有設計天份也注重生活品味的那位?」她記性真好。有一次聊到裝潢時曾順口提到儀敏自己設計裝潢家居,結果她的別出心裁與不凡品味無心插柳地傳遍網路同好,還接受媒體專訪呢。

「那你看這個如何?」小鬱老師轉身從餐桌上拿來一個五色繽紛的盒子。「這個是ello的組合玩具,有點像樂高積木,但是是針對小女孩設計的,Sophia就很喜歡。」

「Sophia不是已經七歲了嗎?」

「對,但是這個玩具也有分主題跟年齡。這一組是給比較小的小孩玩的。」「記不記得上個月在超市斜對面開了家臨時的玩具特價賣場?那時候你還問我知不知道那家店?我就是那時候去那裡進的貨,預備送給親友的小孩的。」她雖然工作忙碌,但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週遭各種信息都能隨時掌握並且善加利用;那家店好像是某家玩具公司要出清存貨臨時租的賣場,前後也就只開了三個星期左右,她卻已經抽空去調查過並且買好了。

「會不會有點太大了… 咦,好輕啊!」胖胖驚訝地說。

「對,這種組合玩具就是因為輕,所以適合搭飛機。另外這個玩具也是以啟發小孩創造力出名,台灣這兩年也開始流行了。你的朋友既然是那種資訊靈通又有創意品味的,送這個應該OK。」原來她已經考慮了這麼多!

「另外你朋友既然是職業婦女,我想你們也可以送她保養品。上回帶你們去買的那個Crabtree & Evelyn就不錯。聽說那家店在台北101開了門市部,所以我想應該也是送者大方受者實惠。」嗯,這個我家可能還有庫存。

「那她老公呢?」我問胖胖。「好像也應該送點什麼吧… 」胖胖也不太有把握。

「男生的話應該比較好辦,你們就送些咖啡、巧克力之類的,有舊金山特色的東西。」小鬱老師突然看見她放在茶几上的一個盒子。「要不然這樣,你就送他們家這一套,外加小朋友的玩具。」

那是一套旅行用的禮盒,裡面有洗髮精、潤絲精、沐浴乳等等,林林總總好幾樣。沒錯,這樣一家人都用得上。

「這也是上次我們去outlet時我買的。那天我有指給你看,不過你沒買就是了。」她笑一笑,繼續問我:「那還有誰要送嗎?」

我跟胖胖開始有點概念了。尤其是講到這個保養品,那天我們跟去採買也的確存了一些;加上我們自己買好的一些巧克力等等,應該是足夠了。於是我們稍微想了一下,簡單列了個清單。

「好像差不多了… 等一下,我爸跟你媽還沒有呢!」

「對喔,上禮拜天幫我爸買了Polo衫,但你說你爸不會穿所以暫時沒買… 」胖胖說。

「斑尼鈍,我記得你上次說你父親最近瘦了很多?」沒錯,雖說他有糖尿病應該要控制飲食,但是突然瘦下來還是很令人擔心呢。

「你等一等。」她跑到樓上臥房去,卅秒鐘後下來,手裡拎著一條皮帶跟一個小盒子。

「這是Coach的皮帶,原本買給我老公的,」她一邊遞給我一邊說:「我想你父親瘦很多,原來的皮帶可能不好用了。送他一條短一點的比較舒服。」

「那你老公呢?」

「他沒關係啦。他身材一直都那樣。那時候只是想說打折便宜送他一條,假如需要下次再買就可以了。」她接著把小盒子遞給胖胖:「這是護手霜。上次你媽媽來的時候我覺得她蠻樸素的,我也記得你說她是鋼琴老師。所以送她護手霜應該很合用。」上回胖胖父母來看我們時,我們曾經在路過小鬱老師家時去拿東西,那天小鬱老師只有隔著車窗跟胖胖的媽媽打招呼,沒想到卻如此觀察入微。

「這是那種沒有特別加香料,適合敏感肌膚的。我記得你皮膚敏感不能化妝。我是不曉得你媽媽的情形,不過用這個應該沒問題。」「上次你們趕時間我沒機會接待她很不好意思,這個就算我送給你母親的。」

「這怎麼好意思… 」

「有什麼不好意思!就這樣啦!」「還有什麼需要我為兩位服務的嗎?… 」還沒等我們回話呢,她又俐落地拿了幾個紙製的手提禮物袋:「現在機場安檢很囉唆,你們這些東西不要用包裝紙包,免得被安檢人員抽查到要你們撕開。等到回台灣要送的時候,再分裝到這些紙袋裡,然後上面塞一點彩色紙就可以了。」

所有東西都打點好之後,就到了結帳的時刻了。「再等我一下下,」她又跑上樓去。這回拿下來一台計算機跟一個資料夾。資料夾裡裝的是分門別類的購物收據,計算機則是商用型,上面附有紙捲可以打印的那種。果然是主修會計出身的MBA,家庭記帳工具都如此專業。

美國大部份商店都已經全面電腦化,因此通常不會在商品上貼標價,而是直接掃描進電腦;此外,這裡的消費稅都是外加且每個地方都不同,而且大部分商品還可以退換,所以收據的保存就格外重要。否則要記帳或是退換都會有困難。

小鬱老師把相關的收據都調出來,然後一一打進計算機。「我這些東西都是大減價買的,所以要花點時間弄清楚價錢,不好意思。」怎麼會是她不好意思呢?是我們不好意思才對吧。

她前後算了兩遍,確認兩次結果都正確無誤,再把相關收據與計算結果給我們看-真的都是照她購買的折扣價,也就是說她去衝鋒陷陣,我們坐享其成,還享受諮詢服務、包裝服務外加贈品(胖胖媽媽的護手霜怎麼說她都不願算錢)。

我照數目開了支票。「真是太謝謝你了!」

「有什麼好客氣的!反正都是學經驗嘛!我還不是因為親戚朋友多,慢慢累積經驗才知道怎樣安排這些… 」

購物送禮的藝術當然值得學習,但她對人事物的觀察入微、凡事有備無患的謹慎與慷慨助人的熱忱,在我眼中更是難能可貴。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11) 速簡料理一指禪

「要不要試試看?」她遞給我一個小小的牛皮紙袋。

 

「這是什麼?」我一面老實不客氣地接過來一邊問道。

 

「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我從紙袋(註一)裡拿出一個玻璃瓶來。是很一般的,裝醬菜花瓜的那種。

「蔭鳳梨?這是做什麼的?」

「你們家胖胖或許知道。這可以燉雞湯或是排骨湯,在我們南部很普遍,算是一種客家菜。」她眉飛色舞地解釋:「以前在台灣我們家常常吃,但到美國之後就沒看過了。上個月我偶然在Newark大華(註二)看見,買了兩瓶回去試試,結果很成功;但我隔天再去就沒了。」

preserved-pineapple.jpg

「結果昨天我去買菜又看見架上有六瓶,於是把它全部掃光。」

「永和(註三)沒有賣嗎?」

「沒有。不要說永和,Fremont大華也沒賣。我想他們可能先進少量的貨,試探一下市場反應。」

「那這蔭鳳梨要怎麼吃呢?」我這外省囝仔對本省小吃一向喜愛,但就是很沒概念。

「很簡單。這蔭鳳梨是黃豆跟鳳梨一起釀成的,你可以拿一條苦瓜切片後跟一隻雞一起,再倒個半瓶到一瓶蔭鳳梨一起煮湯。就是鳳梨苦瓜雞。」

「要不要放鹽或者其它調味料?」

「都不用。蔭鳳梨本身就很鹹。不過你也可以放一點小魚乾會更香。我老公說放小魚乾才是道地客家口味。」

回家之後我問胖胖,她說她不曉得這味。八成是因為南北差異(胖胖是台北人)。不過無所謂,東西好吃就好。

我們家口味淡,所以只用了半瓶,也沒放小魚乾。結果呢?真-好-吃!

胖胖在電話中跟台北的爸爸談到這個蔭鳳梨,沒多久,居然就收到了一個包裹-她爸爸寄了一打來!爸爸還特別說明,指出他找不到這個牌子的,只好買別的品牌。當然,品牌雖不同,但愛心絕不打折。

由於此間超市還是沒有大量進貨,因此我們就自告奮勇地擔負起推廣之責。沒多久,只要我們參加過的聚會,好比說同事聚會或者教會小組potluck,鳳梨苦瓜雞必定成為詢問度最高的菜。所謂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管他來自中港台或東南亞,只要嚐過的都說讚;而蔭鳳梨也成為我們那陣子致贈親友的最佳小小伴手禮。

不知是否真的是我們戮力推廣奏了效,還是受到小鬱老師持續大量進貨囤積影響,漸漸地,超市貨架上開始固定供應了。

「喜歡就好!」小鬱老師也很開心。「除了煮雞湯以外,也可以燉排骨湯。方法完全一樣。」「甚至你可以直接放在大同電鍋裡煮,等於說按一個鈕就好了。」

對厚,除了預備材料好比說切苦瓜的程序之外,這道菜其實只要按個鈕就搞定了。

「假如你們喜歡燉湯,另外還有一道菜餔雞更簡單,」她這回不等我問就直接說了,「超級市場有賣那種一包一包的菜餔,不是那種切成丁炒蛋的,是比較長條的。你拿個幾條跟雞一起加水丟進大同電鍋煮湯,一樣什麼調味料也不用放。」

preserved radish.jpg

「煮出來是什麼味道?」

「香香甜甜地帶點鹹味。」

毫無意外地,這次的一指神功再次奏效。

「你平常這麼忙,怎麼有時間研究做菜啊?」我實在很好奇。

「我當初帶了弟妹來美國,總要照顧他們三餐吧!你說我不會做行嗎?」她半開玩笑地說。

「原本我們家對吃不是很講究,因為我媽媽是老師,職業婦女下班之後實在沒力氣多費工夫做菜。但是後來我奉命帶弟弟妹妹來美國,他們一個念國中一個念國小,我總得照顧他們三餐。」

「說來也湊巧,我有一個親戚也住在東岸,她是個上班族,但是手藝很好,所以後來在同事鼓勵之下開始接單做便當,最多時一天要出一兩百個。那時候我剛來美國會跟她通電話,她就傳授我不少祕笈。」原來老師的背後是有高人指點的。

「後來等我父母退休也來灣區之後,我就更得做菜了。我父母親教書幾十年,經常會有學生來拜訪,老朋友、老同事甚至他們的子女也三不五時會來。沒辦法,誰叫我們住在這種觀光勝地?我爸媽很好客,通常都會接待他們至少吃頓飯甚至住上個幾天。這種時候我就得上場了。」「所以我週末常常很忙,大家要約時間辦活動我都排不出時間,也常常是因為這個。」

「他們請客也是你主廚?」

「你說我不做誰做呢?」

「你都做些什麼啊?跟你教我那些類似的嗎?」

「你覺得請客吃飯光做我教你這些行嗎?那種速簡食譜自己吃吃還可以,拿出來請長輩怎麼行?」

看來「鬱膳房尚宮娘娘」(註四)不是好當的啊…

 


註一 美國的超級市場會用薄牛皮紙袋將玻璃製商品如瓷碗,或是玻璃瓶裝物品如醬油、酒類等各別包裝,以防止相互碰撞而受損或破裂。

註二 舊金山東灣地區的City of Newark,不是New Jersey的Newark。

 

註三 Marina Food,灣區一家連鎖的華人超市。

 

註四 「尚宮娘娘」是古代韓國的宮女。「御膳房尚宮娘娘」就是專職為皇帝、皇后等預備膳食的宮女。韓劇「大長今」走紅後,「尚宮娘娘」一詞也隨之家喻戶曉。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10) 輕鬆料理一二三

有人問我:「小鬱老師看起來好嚴肅啊!你跟她一起搭車是不是如坐針氈?」

這麼說吧。小鬱老師是個認真的人,但絕對不是個乏味的人;不是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嗎?跟美麗的女人聊天怎會乏味呢?

開玩笑的。坦白講,雖然她長得眉清目秀,但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人以「美麗」來描述這樣的「前中年職業婦女」;而她之所以廣結善緣,主要原因在於她待人接物都很得體,做事作人都很認真,且機智與幽默兼具。至於我為什麼寫的都是比較嚴肅的題材,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這些分享對我幫助很大,令我印象比較深刻。其他閒磕牙話家常打屁聊天之類的,寫出來恐怕也不太營養。

不過既然有讀者有意見,那我就設法寫點輕鬆又有「營養」的吧。

話說某天下班在車上,她照例在過了海灣大橋,手機訊號穩定之後打電話給老公詢問Sophia當天的概況並交代晚餐的菜單—因為老公的公司離家近,所以接小孩放學乃至於晚餐的先期準備通常都是她老公的任務。

「你老公會做菜啊?真厲害!」在我認識的矽谷工程師當中,能夠做家庭主夫兼奶爸的不多。

「談不上會做菜啦,會些簡單的而已。」話雖如此,我仍瞥見她上揚的嘴角所帶出的,一絲絲掩不住的得意之色。

「我老公是客家人,也是在鄉下長大跟我一樣。」這我曉得,因為每次去她家,她老公都相當熱心的泡茶接待,為人豪爽又善於聊天,帶有那種古意的熱情。

「你也知道大部份傳統的客家男生是不進廚房的,尤其他又是長子。所以我們結婚的時候,他連用大同電鍋煮飯都不會。但是形勢比人強嘛!有了小孩又出國留學,怎麼可能不學著做家事?」

「難怪上次去你家有那一大桌…」想起上次她邀請十來個同事,攜家帶眷廿卅人開party的壯舉,我忙不迭地奉承兩句;但還沒說完呢,她就說道:「沒有啦,他哪有這麼厲害?那天絕大多數是買外賣,幾道素菜是我炒的,只有雞腿和牛小排是他烤的。」

「那也已經不簡單啦!尤其是那牛小排真的不錯呢!…」我這可是由衷地讚美。

「你記不記得有一次你說有親戚要來晚餐不知道要預備什麼菜,我拿了包醃好的牛小排給你?他烤的也跟那次的一樣,都是用同樣方法醃的。」

遠親不如近鄰,那次解圍的經驗我怎會忘記?「那是怎麼醃的,會不會很麻煩?」

「老實說一點都不難。其實現在我們大家都這麼忙,平常下班回家根本沒力氣做功夫菜,我做的東西大概都是三四個步驟以內的。」

「像這種牛小排,你就把超級市場買回來的,按照每一頓飯吃多少的份量,分裝到大的zip bag(可以封口的透明塑膠袋)裡面凍起來。要吃的前一天,再把醬料像是醬油、大蒜之類的放進去,然後放進冷藏室邊解凍邊入味。」

「等你下班回家弄晚飯的時候把整包倒進烤盤裡,烤箱預熱375度(華氏),然後放進去烤大約十到十五分鐘。實際的時間你要自己調整。」

「然後呢?」

「然後就拿出來吃啊!」

「就這麼簡單啊!」上回她是跟胖胖面授機宜,回家後我只管吃,並未注意後續流程。

「我就跟你說,簡單的我才做嘛!」

「那還有沒有別的可以教我?」聽到有簡單又好吃的食譜,我馬上擺出求知若渴的樣子。

「類似的方法可以應用在烤雞腿上。同樣的方法醃,但是烤的時間需要久一點。」

「溫度呢?」

「一樣375度。烤的東西絕大部份都是350-375度上下。」原來還有這種基本準則,我趕快記下來。

「除了烤肉以外有沒有其它種類的料理?」趁此機會看能挖到多少算多少。反正塞車有得是時間。

「嗯… 再教你一道熱炒。你去大華超市(註一)買『港式肥牛』的牛肉片… 」

「港式肥牛?」

「對,那種是香港人吃火鍋用的,雪花(脂肪)比較多一點,炒起來很好吃。另外買洋蔥切片之後,跟牛肉片一起放到zip bag裡面,然後加醬油跟糖、大蒜,還有少許紅酒,放冷藏室醃一晚上。隔天拿出來炒就可以了。」

「要怎樣的紅酒?」

「像是Trader Joe’s(註二)最普通的那種紅酒就可以。主要是增添點香味。假如不喜歡酒味的話不放也沒關係。」講到這裡,她或許也想起我跟胖胖都不喝酒,對酒基本上沒啥概念。「搞不清楚哪種酒的話沒關係,下次我帶一瓶去你家。」

「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放在zip bag裡頭?」我記得以前看長輩或者電視食譜節目都是放在碗裡面醃的。

「放在碗裡醃的話要很多醬料,而且一不小心就會醃不均勻,底下鹹上面淡。放塑膠袋裡可以省很多醬料而且醃得平均。」

回家之後我急忙把食譜寫下來,因為雖說簡單,但對我這種不會做菜的人來說,憑腦袋去記憶仍是一大挑戰。後來我們也陸續嚐試了烤牛小排與烤雞腿,成效都相當不錯呢。

好一陣子之後的某個週末,我們邀請小鬱老師在內的幾個朋友到家裏potluck(註三)。傍晚五點半左右,其他朋友陸續抵達之際,我接到她的電話。

「不好意思,Sophia今天下課比較晚,我們剛剛才到家,可能要再過20分鐘… 」

「沒關係沒關係,你慢慢來不要急。反正我們兩家很近。」

「其他人都到了嗎?跟他們講一聲我會晚點不好意思。我炒個蝦鬆就來。」

其實這種朋友聚會本來就很輕鬆,晚一點到也很稀鬆平常… 她說炒蝦鬆?那好像是吃酒席才會吃到的不是?

「這個很簡單啦。我出門前把東西切好了,回家時炒一炒就行了。」說歸說,但五色繽紛的蝦鬆與青翠鮮嫩的生菜一上桌,還是博得大家一致讚美。

「這道菜的確不難但是很討好,只是事前準備材料切丁什麼的比較費工。」我偷偷問了另兩位精於廚藝的友人,得到這樣的結論。當然啦,雖說「不難」但是既然「費工」我就不追問詳細的作法了。

斑尼鈍的不長進,可見一斑…

 



註一 大華超市(Ranch 99)是美西最大的華人連鎖超市之一,在洛杉磯、舊金山灣區、內華達、西雅圖、喬治亞州等地都有分店。先前曾因疑似捲入陳水扁家族洗錢案而喧騰一時。

註二 Trader Joe’s是美國一家連鎖超市,大部份貨品為該公司自行進口或由協力廠商生產後掛上該公司品牌,多強調為天然有機食品。店名的Trader就是交易商、貿易商的意思,直譯可譯為「貿易商老喬的店」。

註三 Potluck就是每家預備一種菜餚帶來聚餐。是歐美很流行的家庭聚會便餐方式。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9) 光陰的故事

星期五早上十一點到十一點半,是小鬱老師跟我每週一次的one on one meeting。

 

這個每週一次的會議簡單講,就是為了「溫故知新,鑑往知來」。會議中我要提出一份工作報表,向她簡報這一週來所有project的工作進度,以及未來一週的工作計畫。會中她會核對上次會議時我提交的報表,看看完成率是否合於計畫,假如有困難或延誤,就得找出原因並設法解決。

新的project也一樣,假如我的規劃可能有窒礙難行之處,她也會予以點撥。當然啦,無論是進行中的或是即將面對的,假如有需要她出面協調甚或親自接管的話,她也當仁不讓。另外,除了她自己要交給我的新項目以外,她也會告知我這一週來公司有什麼新的計畫,上面有什麼交辦事項或意見等等。

簡單講,這樣的one on one meeting就是這家公司各級員工與直屬主管的定期溝通管道。對我這種缺乏管理專案經驗(我帶過兵也管過學生,但跟project management顯然有相當大的區別)的人來說,小鬱老師這每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會,可以說是替我未來一週指出一條明路。

以我在這家公司的工作情況而言,由於主要工作是進行網頁中文化,而我翻譯的內容乃至於負責撰寫的相關工作文件基本上都要經過小鬱老師核可後才發出,所以基本上我直接要面對的相關部門與需要聯繫的人員相對較為單純。但由於公司網站全面更新在即,因此掌握時間就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斑尼鈍,你能不能給我一個quote(註一) ,告訴我這個translation request需要多久可以完成?」

「我想… 我想大概兩天半吧,下星期二下班前應該可以。」

「你平常一天大約可以翻譯一千二到一千五百字左右,但那是專心做翻譯的情況。這裡一共有三千五百多字,都是關於stock option(註二) 的,內容比較複雜;另外我記得你手上也還有一個協助Evelyn做電子報disclaimer(註三) 翻譯的case,雖然只有一兩百字,但那是要法務部門審核的東西,總也要費點時間好好斟酌,就算一小時好了。再加上你總得花時間接電話寫email什麼的,你真的覺得來得及嗎?」

坦白講,我做事情很認真,但是多半屬於埋頭苦幹型,對於精確估算時間與工作量的確不在行。「那也許…也許週三中午比較好些。」

「好,那我想週三下班前給我就可以了。」「我要你試著去估算完工時間不是要催你趕工,而是要你練習自己掌握工作進度。我們這種公司基本上大家都是獨立作業,除非很特殊的情況,否則沒有人會逼你做什麼事。但是你必須自己曉得什麼樣的事情大概多久可以做完,這樣當你在安排自己的時間,或者跟其他同事連繫協調工作時心裡才會有譜。」

「同樣的,你的team member也需要知道你的工作情況與時間安排。像我今天這樣問過你,我就知道你手上有哪些事情在趕,還可不可以接其他工作;假如有需要你支援的地方,我也知道該如何調整你的工作量以及優先順序。」

從前我主持廣播節目與當記者的時候也都是跟時間賽跑,因為假如沒趕上播出時間,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而當時的時間單位長則以小時計,短則以分秒計;作業方式則多半靠自己,牽涉到別人的情況不多。現在雖然沒有那麼分秒必爭了,但是時間拉長後對我來講反而不易估算,何況同時進行好幾個項目,牽涉到不同的人與部門…

「那我們再來看這個work request,」她指著報表說,「上星期你說這個網頁更新還在publisher那裡做,現在怎麼樣了?我看這網頁好像下週二就應該要推出去了不是嗎?」

「是,Karen前天問她時說她還在做。」

「我知道Karen的老闆給了她兩個急件,所以她未必有空先做你的;但是你應該要自己去跟她follow up,才能掌握你自己的進度。」「下午你可以發個email問她,就說只要知道一下進度。不要用那種催促的語氣,但也稍微提點她一下說下週二要出,讓她心裡有個底。」

「還有,假如她有困難的話你跟我講,我可以請她老闆調整一下。」

一寸光陰一寸金。從事這類Project management的確需要能夠精確地掌握時間、估算時間-不管是自己的時間還是別人的…

「其他的你都安排得很好。只要記得確實把時間掌握好就可以了。那我想我們就開到這裡。」她看看時間,十一點四十五分了。「你今天有沒有帶飯?假如沒有的話,我想去Chinatown吃飯順便幫我媽媽買中藥,你要不要一起去?我們可以去搭十一點五十五分那班MUNI(註四) 。東西收一收走去站牌剛剛好。」

這班MUNI因為是兩節式的,所以轉彎時搖晃得特別厲害。但也因為這一搖,我瞧見了小鬱老師右腕閃過一道黑亮的光芒-

「你換手錶啦?」

「對啊,結婚十週年禮物。」

「十週年?」我記得她比我早一年結婚,而我結婚都不只十週年了。

「那時候就編了預算打算好好慶賀,但是一直沒空想要買什麼。直到最近陪我媽媽去買錶才想起來,就連自己的一起買囉。」也難怪她會高興,因為這支黑色表面的弧型超薄錶正是該品牌最近主打的款式。買得早不如買得巧。

「我先前戴的那支錶是以前在台灣的同事歡送我時合送的,一晃眼也戴了七八年。」「還記得我第一支錶是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買的…」

「二年級?那麼早?」在我們那個年代,通常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才陸續開始戴手錶。

「是啊,我還記得為了那支錶,我媽還唸我爸唸了好久…」公車靠站了,我們一前一後下了車。一邊爬坡(註五) 一面聽她說故事。

「我小時候住鄉下,是真的很鄉下的鄉下,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幫忙生過炭火挑過水。你們台北長大的大概很難想像。」生炭火煤球不難想像,因為我媽小時候也做過,難想像的是她居然只大我不到一歲…

「我升上二年級那年,我爸爸帶我去鎮上買了支手錶。那時候老師薪水很低,手錶又很貴,所以我媽媽嘀咕了好一陣子。」

「那為什麼你爸爸要這麼早買給你?不要說你住鄉下,我們台北的小孩子那時候也沒幾個人有手錶啊?」

「我父母很注重守時,也常常提醒我們要善加利用時間,像是怎樣安排事情先後順序,以及同時進行好幾件事情等等。我爸爸堅持:培養時間觀念要從小開始,而他覺得二年級夠大了。我弟我妹也都是二年級開始戴錶的;那支錶一直戴到上台北唸書,直到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姑姑送我另一支手錶為止。」「就是因為錶很貴,所以更能牢記時間的價值。我拿到錶的時候,還真的想起『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話呢…」

 


註一 Quote一般指報價,也可以指預估的時間。

註二 Option是指期權或稱為選擇權,交易方式比單純的股票買賣複雜許多。

註三 Disclaimer也就是所謂的免責聲明,多半以小字呈現在正文下方,以附註方式詳細解說本文內沒有提到的相關法律責任歸屬。

註四 San Francisco Municipal Railway 的簡稱。雖然名為鐵路,但其實除了舊金山市區的輕軌電車以外,也包括了一般公車與無軌電力公車。

註五 舊金山由四十二座山丘組成,三不五時就要上下坡。中國城附近尤其如此。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8) 提醒的藝術

又是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

舉世聞名的加州陽光到了夏天總要八九點才完全下山,五點四十分還正在興頭上呢;不湊巧這班車的空調似乎有問題,只送風沒冷氣,令人昏昏欲睡。

小鬱老師按慣例坐在右邊靠窗的位置。由於公車一過了海灣大橋就往南開,因此西曬的紅日就當仁不讓地大把大把撒進來,將閉目養神的她白白的臉烘成紅通通的。不過在這既悶又熱又曬,連打瞌睡都不舒服的車廂裡還能持定養神,還真令心浮氣躁的我好生佩服。

「斑尼鈍,我想跟你講一件事情,希望你不要見怪。」她突然睜開眼睛轉頭對我說。

「好啊好啊!什麼事情?」

「你今天早上跟Johnson要錢,我覺得技巧有待加強。」

Johnson是另一個部門的同事,座位就在小鬱老師旁邊。前天我們三個還一起去吃午飯呢。對了,我就是那時候跟他借的錢,一共是九塊一,昨天一早還他了。

「怎麼說?」

「昨天早上我看到你去還錢,放了一張十塊錢鈔票還有十分錢銅板在他桌上… 我不是故意要去看你放東西,只是剛好路過看見,希望你別介意。」

「沒問題啦!我知道!對了,到底怎麼了?」

「我記得那天吃飯付帳時你說忘了帶錢包,所以Johnson就幫你出了九塊一;我想說你放的是十塊一,意思就是說請他找一塊給你。」

「對啊!對啊!」我還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我知道你是好心讓他方便,但是我是覺得,有時候在外面跟人往來,最好不要計較得太細。你臨時忘了帶錢包他當場替你解圍墊錢,還錢時大方點不是也很好嗎?」

「更何況,你今天早上碰到他又提到找錢的事情,雖然是開玩笑的口氣,但我想他心裡面應該不太舒服。」講到這裡她停頓了一下,說:「我其實不應該多管閒事的,但我想我們很熟,你有時候在某些方面真的可以再加強一點,所以我…」

「不會不會!我很謝謝你提醒我!繼續說!」她看我專心地等著聽,並沒有生氣的意思,就繼續往下說:

「我們一般都很不好意思向人家開口要債,但是每一分錢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得的,不要回來也對不起自己。只是有的時候不能太計較,有的時候要有耐心。」

「以這次的事情來說:首先,我覺得你可以放十塊錢就好。90 cents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大部分人都會找給你的,但你放十塊一就好像是提醒他非找不可一樣。」

「其次,大家每天都忙得要死,假如他沒找你很可能是一時之間忘記了。我不是說你不應該提醒他,但是或許多等個兩三天會好一點。說得誇張點,你昨天放錢在人家桌上,今天早上就問他;他不是當場拿的,說不定他昨天整天開會不在cubicle裡面,甚至work from home根本沒進辦公室也不一定!」的確,這在我們公司是經常發生的。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我這人就怕得罪人。

「事情就已經這樣啦,再說什麼也多餘。不過我想Johnson這人應該還好,假如換做是他後面的Catharine,你大概就會被罵到臭頭囉!」想到她說的那位伶牙俐齒又錙銖必較的太太,儘管車內悶熱依舊,我卻彷彿嚇出了一身冷汗。

「其實我覺得假如對方真的忘了,你就等下次大家一起聚餐交際分攤費用時,趁機以輕鬆的方式一語帶過,好像剛剛才想起來上次的帳還沒清,順勢把上次的差額扣回來就好了。」

「其實這些也都是我父母教我們的。」她父母都是老師,且雖然三個孩子都很早就離家來美,但親子互動一直很密切。這兩年退休來灣區後,跟子女相處也很融洽。「我其實很感謝我父母對我們的教誨,特別我父親給我們的很多待人接物的教導,像跟人家要錢的這種事情也是我爸爸教我的,我以前工作上也碰過同事欠幾百元台幣老半天不還,我爸爸就教我可以這樣試試看,一般人都不是特別的要耍賴,所以在那種場合要債,通常都會很容易達成目標。」

「當然還有一些提醒的技巧要注意,免得讓人家心裡不舒服,或者甚至明明是欠錢的人不對,還弄得像是要錢的人的不是。所以我是想提醒你,特別是當你要索討一筆小小債務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點技巧,最少要等一兩天,確定別人是真的忘了….」

我這幾年在做人處事上不能說沒有下工夫,但是距離「圓融」的境界顯然還有相當的距離。說到這裡,我又想起另外一個疑問,但實在不知該不該說….

「你是不是還有什麼想問的?有的話就說沒關係!」我這種問號寫滿臉的神態想來她已經見多了。但是這次真的有點難以啟齒。

「剛剛下班前我們不是跟Gloria她們開會嗎?」

「對啊,怎麼了?」

「Gloria不是穿短袖T-shirt嗎?妳有沒有….呃,有沒有看見她, 她的那個,那個…. 」

「喔,你說她內衣的肩帶滑出來啊?有啊,我有看到啊!」她輕描淡寫地說。

我猜想,我此刻面紅耳赤的程度,應該比西曬半小時的小鬱老師還要紅。「我是在想說,在場除了我以外都是女生,怎麼都沒有人提醒她?她假如整天都沒發現到處走來走去不是很糗嗎?」

「大哥!你實在…」小鬱老師憋著笑,「哎,這麼說吧,假如從頭到尾都沒人說穿,等她發現的時候,或許她會覺得糗,但是不是也會心存僥倖,想說『也許是剛剛才掉出來的吧』『希望沒人看見』?但假如你去提醒她,不就表示至少有一個人看見了嗎?…」

「不是什麼事情都要去提醒的!記好了!」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7) 帳號的重要

「這就是token啊?」

「對。你可要小心保管,弄掉了就很麻煩了!」

愈來愈多的美國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與科技公司,允許員工在家上班 (work from home)。有些公司使用簡單的Web-based 電子郵件系統,讓員工可以在家看公司的信件;再複雜一點的,則可以直接連上公司的網路與資料庫系統,遙控 (remote access) 自己辦公桌上的電腦,跟在公司裡上班幾乎沒兩樣。

美國的證券金融公司對於交易與資料系統安全非常講究。這家公司除了在進用員工前要做背景調查以外,製作識別證時還得拍照並掃描指紋存檔;而對於電腦通訊系統保全更是嚴格:公司的網路瀏覽器與即時通訊IM都是跟微軟量身訂做的,網路瀏覽器限制員工不得進入電子郵件服務網站好比說Hotmail或Gmail,目的是要讓員工所有對外郵件都透過公司的帳號與Outlook系統以利存檔並在必要時調閱;IM系統也僅限公司內部使用。這一切都是為了要盡可能地防範交易情報或客戶資料等機密的外洩。

我擔任的是合約僱員 (contractor),按一般規定是不能在家上班的;但由於我當時正在進修一些課程,小鬱老師體恤我有時必須早點離開或者需要節省通勤時間在家趕報告,因此特別幫我跟主管專案申請remote access必備的token。

一般remote access的加密系統有好幾種,本公司使用的是token ,可以翻譯為密碼產生器。這個小東西有點像電子計步器,上面有個小螢幕和一個按鈕,按下鈕就可以產生一組密碼。使用時要先連上一個專門的網頁,然後輸入自己的使用者名稱、平時進電腦的密碼以及當時token上顯示的那組密碼-這組密碼是跟公司的系統同步產生的,假如一段期間例如說一分鐘沒有輸入就會失效必須重新按鈕產生新密碼-然後再進行後續其它登入動作。

小鬱老師把token和相關使用說明條款交給我,我簽收之後回座位按照說明啟動了它。晚上回家要實際操演一遍,沒有問題的話,以後必要時就可以在家上班了-當然還是要跟小鬱老師先報備核准啦。

在公車上我又忍不住將那新奇的小玩具拿出來把玩-

「早上忘了提醒你,千萬不要在外面使用remote access。」

「為甚麼?」

「外面的Wi-Fi無線上網環境都很開放,誰曉得Wi-Fi提供者或者週邊的人有沒有辦法侵入?雖然我們的系統已經很嚴密了,但是這事關公務,我希望你還是要小心謹慎。我明天會把公司網站內相關的說明再forward給你參考。」談到公務,小鬱老師都是很認真的。

「沒問題,我會記住。」說實話,原本還有點想試著用筆記電腦在這公車上用Wi-Fi上去看看的說…

「假如你要用無線上網的話,可以考慮去辦一個手機無線上網帳戶。公司有補助部分月費。」我知道她自己就有辦,以便利用週末外出空檔自動加班*。假如我是正式員工的話或許會考慮,但目前沒這需要且月費對我來講還是負擔太重。

「講到帳號,我這兩天也為了這事情跟Sophia不太愉快。」

「怎麼了?」

「我平常都有限制 Sophia上網或者打電動的時間。你也知道這個年紀的小孩,假如不管她就根本不會停。前天她打電動超過了限定時間,我提醒她兩次之後,她才不甘不願地去做功課。」小鬱老師自己出身於教師家庭,對於Sophia的教育非常看重,但不是成績掛帥的那一型。因此我經常聽到她跟我分享關於學校課業與生活教育的種種;而印象中的Sophia雖然是在美國長大,但仍有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親與尊師重道。只是小孩畢竟是小孩,尤其她已經要進入叛逆期。

「超過多久?」

「五六分鐘吧。打電動玩具沒有辦法準時結束,想要打到一個段落才停是常有的事。」

「那要怎麼辦?」我很好奇這種情況下的家長如何反應。

「按照我的規定,今天超出限額的時間明天要扣回來。我弟幫我在Sophia電腦上裝了個計時程式,所以她賴不掉。」有個電腦工程師弟弟看來真不壞。

「不過我不高興的倒還不是這個。前天我老公聽到她在跟同學通電話,約好下次要交換帳號上網連線打電動。我問她她卻不承認。」

「為什麼要交換帳號呢?」

「他們連線打電動有時候是對戰有時候是組隊跟別人打,團隊成績會牽涉到個人積點什麼的。或許是她們兩個有一個比較厲害,想幫另一個賺積分吧。」

「那交換一下有什麼關係呢?」有時候我覺得她似乎太認真了。

「當然不行,」她解釋給我聽:「第一,現代人的帳號密碼就跟Social Security Number**一樣重要,網路詐騙又愈來愈多,我要她從小就有正確的觀念,知道帳號密碼的保管是很重要的,不應該隨隨便便讓別人知道甚至去使用。」

「第二,網路上的帳號與使用者名稱往往就代表這個人。假如人家用她的帳號隨便去留言甚至做些其他不好的事情,帳可是要算在她頭上的。」

「更重要的是,就算只是打電動,我也希望她們能誠實地用自己的能力爭取好成績,而不要耍一些小技巧。從小地方就要養成習慣,做人才會誠實,做事才會踏實…」

*請參閱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三)學才藝的背後。

**Social Security Number也就是所謂的社會安全號碼。基本上凡是美國合法居民,包括公民與永久居民即所謂綠卡持有人都有一組社安號碼。這組號碼是最基本的個人號碼,舉凡繳稅、開戶乃至合法工作等等都需要,是最重要的個人基本資料。一般證件如駕照等都隨身攜帶,而社安局則要求民眾將社安卡存放於安全處,可見其重要性。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6) 解決困難,不要逃避困難!

「斑尼鈍你怎麼啦?」

「沒什麼,就是精神不太好。」

「這兩天事情雖然多一點,但我應該沒把你操壞吧?」

「沒有啦,因為胖胖生病所以我也沒睡好。」

好一陣子天昏地暗,大家都沒空閒扯淡。今天電子報PROJECT完成了,原本小鬱老師以為我應該可以鬆一口氣,沒想到我卻無精打采。這哪像是交差後下班的樣子?

「她還好嗎?」

「她咳嗽發燒很厲害,已經三天沒上班了。奇怪的是除了一般感冒症狀以外,她這兩天大概半夜兩三點時胸口都會痛得要命,大概持續個二三十分鐘。所以我當然也睡不成。整晚上都在折騰,量溫度、量血壓、倒開水什麼的。」

「那你怎麼不跟我說?就請假在家好好照顧她嘛!」我們的電子報趕截稿出刊,在這節骨眼我怎麼好請假呢-儘管我知道她是說真的。不管工作再忙,只要部屬自己或家人生病,小鬱老師永遠二話不說,把大家的活都給扛起來。所以我感念之餘也就更不願意請假了。

「或者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反正我們兩家住得這麼近!」這倒是真的,上回冰箱唱空城卻有客人馬上要到,就是靠她慷慨解囊捐出冰箱裡醃好的牛小排應急。「那你有沒有帶她去看醫生?」她接著問我。

「哎呀妳也知道這裡看病有多麻煩!一般老美感冒發燒多半都是買成藥吃吃,就算去看醫生他們也還不是講些多喝開水多休息之類的廢話…」

「你們保險是保哪種?」她不等我發完牢騷馬上接著問,「PPO還是HMO*?」

「HMO,凱薩**的,」我回答,「你也知道凱薩那種大醫院就是掛號麻煩。通常門診掛號都是約到一個多禮拜之後,到那時候病都好了。」

「你要把病情在電話裡面說清楚才行啊!假如你只說感冒發燒,人家當然不當一回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兩夫婦英語和口才都不好,講到這種醫學的東西更說不清楚… 」我忙不迭地分辯,但卻被她阻斷:

「你到底試過沒有?」大姊頭拿出老師的威嚴來了。

「以前打去約都這樣,這次還沒試。」我心虛地說。

「你啊,每次都這樣!我不是老早告訴過你,事情總要試試看才知道嗎?」

「….」老師所言甚是,小弟我實在無言以對。

「好啦好啦我告訴你怎麼辦,」看起來我有希望了。「凱薩這種大醫院不像小診所,他們都有服務相關規定,無論如何都要對打來的人有個交代,不能隨便掛電話。他們的電話也都有錄音。」小鬱老師繼續說,「所以你就用你自己能講的單字慢慢講,她們說什麼你聽不懂的,就說抱歉英文不好請她再慢慢說一次。」

「假如還是不懂呢?」不是我愛抬槓,而是我與胖胖的確碰過這樣的困難。

「那你就跟她說:我跟你們用英文溝通有困難,請你們安排翻譯服務。」她說得沒錯,像凱薩這種大醫院的確有為此地比較普遍的外語提供翻譯,像是西班牙文、中文(國語跟粵語)、越南語等等。但由於他們自己的翻譯服務部門人手不夠,外面簽約的三方電話翻譯服務素質良莠不齊,因此我在試過一兩次後,覺得寧願自己來可能還好些。

「總而言之你要記住:你是他們的客戶,他們就要替你解決問題。抓住這個觀念之後去談。你就一口咬定你太太需要看病,要他們盡快排時間。他們不能直接拒絕你,自然就會幫你們安排了。」

這番話好似醍醐灌頂。沒錯,美國就是這樣的社會,只要你敢講敢爭取,別人就不能忽略你;就算是我英文不好,但我是客戶,你們收了我的保費,就要想辦法替我安排。總之,不屈不撓,化被動為主動,有爭取才有成功的希望。

小鬱老師繼續勸告我:「你不要老是這麼沒信心。沒有人生下來就會講英文的。我們是移民,英文不好理所當然;美國人多半只會講英文,好歹我們還會講兩種咧,怕什麼?不要想說不會講是你的問題,而要想說聽不懂是她們的問題。她的工作是掛號服務,就有義務幫你解決。」

我實在很佩服她,每次都能把一件看來很沒希望的事情變成正面積極。而這種性格的養成也是有她的背景的-

「你不要看我現在大剌剌地天不怕地不怕,以前我也是那種害羞文藝少女型的,」她開始說起故事來:「當初我剛來美國才大二,我弟才國三我妹才小五,我什麼都不會講就要去幫弟妹辦入學手續,只因為我是大姊。他們都去上學之後我才去邊打工邊念語文。我曾經去速食店站櫃檯,人家點什麼我都聽不懂,站在那裡發抖陪笑臉,我也曾經當過有酒牌***有撞球檯的雜貨店店員,有黑人喝醉酒打撞球太吵還得硬著頭皮去提醒… 」

現在可以用英文流利地跟一屋子老美聊天打屁開會簡報甚至吵架的小鬱老師,當年還是青澀少女時,竟然有過如此的歷練-難以想像,卻也理所當然。

在她撫今憶往聲中,逐漸西下的夕陽從車窗照進來,靠窗的她成了剪影;穿透玻璃的夕陽斜灑在小鬱老師面前的椅背上,與她凝望著從前的目光交織成一片亮白。我不自覺地順著她的眼光看過去,彷彿在那白色光影中,也看到了十多年前紐約布魯克林街上,那個與陌生環境奮戰的南部小女生…。

「什麼事情都一樣,不要先預設立場,不要還沒嚐試就打退堂鼓。」她再一次對我說:「問題不會自己解決的,既然早晚要面對,就做好準備,好好地解決它…」

*美國健保主要分PPO (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跟HMO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兩大體系,前者通常可以自由選擇保險公司簽約的醫療網中任何一家醫院,後者則必須先看家庭醫師 (Primary Care Physician/Doctor) 再由家庭醫師轉診到體系內的專科醫師或醫院。比較詳細的中文解說請參考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NextGeneration/31619367.html 或 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39534。

**Kaiser Permanente,一個全國性的大型綜合醫院體系,以基金會方式運作,加保凱薩醫療險的會員只能在該醫院看診。由於是大型綜合醫院,因此在醫學檢查、跨科別會診等方面較便利,但也因為機構大,所以掛號約診等小地方沒有一般診所來得方便。

***美國無論是餐廳或是雜貨商店,若要賣酒都要有許可執照。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5) 假日血拼大作戰

“Happy Thanksgiving!”  “You too!  See you next week!”

感恩節(十一月第四個週四)前一天下午。此起彼落的道別問候聲,代表大家都歸心似箭了。
以往我待的不是華人公司就是小公司,通常難有提前下班的份;這次在財星五百大公司工作,雖然是臨時約僱人員,但享有與正式人員相同的尊重。

「明天放假,沒事情的話早點回家吧!」照例地,小鬱老師穿梭在部屬的cubicle之間「提醒」大家。

由於我們合約僱員的座位在另一區,通常她不見得會跑來,而是用Instant Message。果不其然:

”I plan to take the 4PM bus.   We can leave together if you are ready.”

“Sure…”

“Let’s meet in five minutes in the elevator…”

感恩節是美國三大傳統節日(另兩者為聖誕節與新年)的第一砲,可說意義非凡;也因為大家都要團聚圍爐,許多家庭從下午開始就有活動,因此很多老美都會提早回家,至於隔天星期五請休假湊成連續假期者更是不乏其人。

也因此,四點鐘第一班下班通勤巴士今天也大排長龍。

「你們連假有什麼計劃嗎?」有鑒於「傳統上」小鬱老師感恩節次日都請休假,引起了我的好奇。

「通常我週五都會去購物。」

「購物?為什麼要趕在那天?連續假出去玩不是很好嗎?」平日鮮少血拼的我對此並不是很有概念。

「你不知道嗎?在美國,感恩節次日(After-Thanksgiving) 是每年最大的購物折扣日,也就是所謂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所有商家那天都會提早開門並且有全年最好的折扣促銷,吸引大家採辦聖誕禮物乃至於來年所需。」

車子來了,大夥開始上車。看著前方的人龍,我還真沒把握能否順利搭到車(因為是走高速公路,所以若座位已滿就只能等下班車)。邊張望著前面上車的情形我邊問:「那為什麼叫黑色星期五呢?」

「這是因為希望經過一天大特賣之後,帳本上的數字由紅(赤字)轉黑(盈餘)。」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是指所謂的十三號星期五呢。說著說著輪到我們上車了,很幸運地還有位子可以坐在一起繼續聊。「那天購物有什麼特別的嗎?」我問。

「因為很多商家提早開門,且會提供早到的顧客所謂early bird的特別折扣,所以要起個大早。」「我都是利用這一天去Gilroy Outlet採買一些平時不太打折的名品,用作聖誕節以及隔年全年各種禮品所需。」小鬱老師談到購物就兩眼發亮,跟大部份女士差不多。

「Gilroy…你是說那個大蒜城*?」

「沒錯。那裡有全灣區最大的Outlet,總共四個區一百多家店,不過我都只去其中幾家。」

「不是很遠嗎?」

「還好啦,大清早出門不塞車一小時就可以到。」

「那你們幾點出門啊?」

「要看他們幾點開門而定。去年他們六點開門所以我們五點出發。」

「早上五點?」有沒有搞錯啊?值得嗎?

小鬱老師看到我一臉狐疑,乾脆拿出她的筆記型電腦。「哎呀我講給你聽。」邊說邊開機連線上網到那家Outlet 的網站。

「先來看看今年幾點開門。」她快速地點了幾個連結,確認了今年提早半小時,五點半開張。

「那你要再提早嗎?為什麼要這麼早?開門之後再到不行嗎?」

「第一:我要去的大部分店都會發給早到的客人額外的early bird折扣券;第二,晚去根本沒地方停車。」小鬱老師邊說邊指給我看購物中心的平面圖。「我們家通常都會先想好要買什麼東西,然後查清楚各家店的折扣情形與開店打折時間,再決定購物路線。」

「明年年初我會回台灣一趟,所以要買些Coach 的包包送禮。台灣非常流行Coach。所以我們第一站就會去Coach Factory Store。去完Coach之後兵分兩路,我們家去Polo Ralph Lauren買明年要穿的服飾,我老弟則去Reebok 買鞋。通常第二雙會半價。…」她以指揮作戰調度兵馬的方式對我解說她的購物計劃。

「這樣買東西實在太累了!」

「話不是這樣講。想想看,平常我們忙得要死根本也沒空買東西,尤其是還要比價,更沒那閒工夫;但是直接買名牌又不划算…」

「那為什麼一定要買名牌呢?我在Wal-mart買平價的東西也不錯啊?」

她耐著性子對我這個天兵繼續解釋:「名牌的東西有它一定的品質保證。在這種時候買可以用接近於甚至低於Wal-mart那種大賣場牌子的東西買到,當然很值得。其次,我們這種年紀的上班族假如要送禮,不管是送長輩或是朋友也都不能太難看,尤其是台灣的人喜歡名牌,既然要花錢送禮,稍稍費點心思賓主盡歡不是挺好?」

「所以我才說我一年基本上就靠這一趟。當然平常還是會買東西啦,但是最大宗的,包括我父母親需要送人的都盡可能一次搞定。」差點忘了她父母也住在灣區呢。

她邊說邊敲電腦,具體寫下購物計劃。「預算我已經想好了,大概要去這幾家店,」她飛快地打了幾家店名。「Coach最多人會去搶,所以第一站就是它。到時候我會先下車進店裡掃貨,老公直接去排結帳櫃台的隊,老弟去停車。」「希望能在四十分鐘內完成,然後去Polo、Nautica和Crabtree & Evelyn…。」

她又查了幾家店的開門時間與early bird折扣情況後宣佈:「今年比較單純,這幾家店去完後就比較輕鬆,因為主要的東西買得差不多了,而且其他要去的店不是這麼搶手,且early bird discount到中午十二點為止,時間還很充分…。」

不知不覺車子已經到站了,連忙起身揮別:「我要下車了,那就祝你假日愉快,購物順利!」

「對了,你上回不是說你過年要回台灣也想買禮物嗎?後天要不要也去看看?」咦?我沒聽錯吧?

「反正你後天也休假,我家的minivan還有位子可以給你跟胖胖坐。」聽起來不錯呢,有人安排領路還帶交通車接送,我有點心動了。

「我回去跟胖胖商量,晚上給你回話!」

感恩節後的週五凌晨四點半,月黑風高之時,我們就跟著小鬱老師踏上了征途。一切情況也都在她的計劃中。按著她的最新作戰計劃(她後來也問了我們想買的東西與預算,然後把我們的需求納入路線規劃)一切任務順利完成。當我們早上八點多帶著大包小包戰利品打道回府補眠時,滿坑滿谷的購物中心還陸續湧入人潮呢。

原來買名牌血拼未必是為了虛榮,也可以兼顧價格與實際品質考量,從而以最少的支出取悅最多人的心;而更重要的是:血拼購物不只是時間到了去撒錢就可以,也需要計劃、戰略與分工才能有效率地掃貨。

「你實在太厲害了!」

「沒有啦,哪個女人不愛血拼敗家?」她又露出那種內斂卻忍不住得意的賊賊的笑容…

*Gilroy是在南灣Santa Clara County 的一個小城,人口約五萬二千,以生產大蒜及相關產品著稱,每年並舉辦Gilroy Garlic Festival(大蒜節)。該地自命為「世界大蒜之都」(Garlic Capital of the World )。

小鬱老師的公車教學 (4) 善用零碎時間

 

我是一個很不善利用時間的人。簡單講就是渾渾噩噩度日,看似很忙卻一事無成。


尤其是到了這家公司之後,不管是專業知識或是工作環境的適應,都遠遠超出我過往的經驗,因此每天下班回家都累得半死,根本沒有精神繼續閱讀學習-專業也好新聞八卦也好都一樣。

 

一天早上,小鬱老師轉寄給我一篇系列報導,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一篇關於當時職場的分析,包括各大行業在全美各地的就業與基本收入統計等相關報導與資料,是相當詳盡且實用的報導。


通常很少有主管給下屬這種關於找工作的資料;但我不是正式員工,那時合約也將屆滿,因此小鬱老師也三不五時地給我一些求職方面的資訊和建議。因此我收到此文倒也並不意外。


當天中午我們組裡幾位同事一起去吃飯,聊到股市、科技業、房地產等相關新聞,又聽小鬱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她原本就是念財經的,在證券金融界打滾多年,對於一般投資理財新聞熟悉不足為奇;然而就算是聊其他話題,十之八九她也都能發揮,且多半切中趨勢-好比說大家還在談論Google的發展與投資潛力時,她就已經跟我提到My Space Facebook了;另外當天老外同事提到的大聯盟戰況,她也有自己的觀點


身為公司主管兼母親兼家中長女,小鬱老師永遠有忙不完的大小事。但是她似乎永遠能掌握一切。關鍵之一或許就是時間的利用吧。


那天下午五點,她用公司內部的IMInstant Message,類似MSNIM,但只限公司內部使用)問我要不要一起去搭車,剛好手邊事情告一段落,於是我就欣然同意。


出了公司大門,邊走邊聊之時,將心裡的好奇告訴了她。「你平常忙成這樣,怎麼還能看這麼多東西啊?」


由於出門時牽拖了一下,我們必須快步走才趕得上車。因此講起話來都有點上氣不接下氣。


「也還好吧,就看看報紙、上上網嘛。」她也言簡意賅地回答我,以節省寶貴的氧氣。


站牌快到了,小鬱老師邊走邊打開皮包拿車票。這時我看見她那份華爾街日報了。上車坐定之後她說:「我每天早上搭車時會花點時間看華爾街日報,差不多廿分鐘快速瀏覽一遍,基本上就能掌握重要事情了。假如早上搭車沒空看或看不完,就在下班時搭車看。」


由於車子還沒離站,為減少噪音、油耗與空氣汙染,因此司機沒開空調,車上蠻悶的。「要不要看看?」她順手就把報紙遞給我。


「好啊,謝謝。」說著車內燈光大亮空調也啟動,接下來就開車了。華爾街日報雖說是財經權威報紙,但生活藝文消費方面的資訊也相當不錯。只不過我本人的英文閱讀能力遠不及小鬱老師,外加有暈車的毛病,因此車子才剛上海灣大橋我就開始昏了。


「暈車的話別勉強。」又被看破了。


於是我收起道貌岸然的偽裝,乖乖地把報紙物歸原主。當下她接過報紙塞進皮包,順勢拿出手機開始撥電話。先是跟女兒美術班老師談調課的事情,接著打電話去一家日本料理店叫壽司外賣。


過了海灣大橋到奧克蘭路段,照例又塞車。不過冷氣現在比較強了,我的神智清醒了些,她電話也打完了。「不好意思,因為今天晚上有親戚要來,回去也來不及做飯,所以乾脆叫外賣。」於是我繼續剛剛的話題:「你剛剛說有時候下班才看報,那會不會太晚?」我試探性地拐著彎問這位「投資專業人士」。


「哎呀,報上的股市新聞都是昨天的,當然只是看看分析而已。早上起床大概六點我會上網瞄一下盤勢(美東美西時差三小時,所以看開盤要起大早)。看看前十分鐘大概也就夠了。」


「對了,既然你會暈車,那也不必勉強在車上看報。我告訴你一個方法。」


「什麼方法?」


「你每天回家都會上網對不對?」豈止是對,我上網的時間可多著呢。「你只要花十分鐘看一下華爾街日報網站,再花幾分鐘掃一遍Argus(東灣地區報紙)網站,國家大事、社區地方新聞什麼的就都八九不離十了。」


以前念管理資訊系統時教授曾經提到:多數人都知道資訊重要,但都淹沒在「資訊之海」中,因為大部分人不懂得如何篩選資訊、管理資訊。看來小鬱老師深知個中三昧。


她繼續說:「我早上上班前會先看一下盤順便看看email,晚上陪Sophia做功課時會再看看信、看看新聞;小孩睡覺後再上網看看小說。」「另外我也訂了幾份電子報,像是市政府學區的、幾個常去購物的網站的。幾天來一份瞄個一兩分鐘,學區動態或者購物訊息基本上也就不會遺漏。」


我開始捉摸到重點了。第一是選擇適合的對象(媒體或網路工具),第二是妥善安排時間,最好都是用零碎時間,或者可以兼做其他事情,並且時間不要長;而不是專門上網,且看到不知天南地北、今夕何夕。

 

塞車路段過了,車速逐漸加快。「你現在還沒有小孩還好,像我們這種白天上班晚上還得陪孩子的,有時候真的很難找出整段時間來做事情,只好逮到時間做多少算多少。以後你若有小孩也就會了,沒什麼啦。」話雖如此,我仍覺得若沒有利用時間的觀念與良好的規劃,外加超強記憶力,要在片片斷斷的空檔吸收新知或是辦事都不容易。


「很多事情就是一個習慣,天天做就會了。假如你有興趣就試試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不必急得失心也不必太重。」想必她也看出我一臉問號,滿腹狐疑,就是沒把握,因此趕緊這樣說。


公車下高速公路了。她看了看手表,再拿起手機,這回是打給老公的:「我剛剛已經叫了壽司,你現在離開辦公室開車過去拿剛好。我叫了兩個California Roll、一個大的生魚片拼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