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的交通-實況
2. 上海的交通-旅遊建議
3. 上海的吃
4. 相關資訊與連結
5. 約定俗成的兩岸語言
6. 「上海」與「上海人」
7. 談談英文
8. 外白渡橋與四行倉庫
9.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上海是各國租界匯集之地。當年的美、日、英、法…等國的租界,不但造就了昔日的建築景觀,也影響了今天上海的區域發展,乃至於民眾的生活方式。像是虹口區當年屬於日租界,在對日抗戰爆發之後,此間的民眾等於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相對地,和日本有關的史蹟,理所當然地應該可以在此地找到不少。

然而在這次短促的上海行程中,我卻沒有看見太多關於對日抗戰的史蹟文物。上海各地都有不少歷史性的建築像是名人故居等等,但是卻多半是跟抗戰前後的大環境有關,而沒有與對日抗戰發生直接關聯。即使是那段期間的名人像是杜月笙、周佛海之類的公館豪宅仍然保留,但是卻沒有我心目中想像的,類似「戰場」、「佔領區」方面的史料遺跡。


圖片來源: 生活情報(jp.eastday.com)

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想這麼多。只是在跟老爸逛外灘那天回家路上,出租車過「外白渡橋」時,老爸一句話開始引發我的興趣。「以前虹口這邊是日租界,外灘這邊是英租界。老百姓要過橋時,得先跟橋頭上站崗的日本憲兵一鞠躬,然後才能過橋。」我不確定當年還是小學生的老爸是親身經歷還是聽說,但是如此想來,經歷過這段佔領區歲月的上海人應該不少吧!為什麼在眾多的上海簡介、書籍、博物館當中,似乎都沒有提到這些?關於歐美租界及其文化的介紹很多,然而對於影響中國歷史軌跡如此巨大的日本,似乎少有著墨?

外白渡橋目前也算是上海的古蹟,在風景明信片以及觀光書籍上偶而看得到;然而對於這條連結英日租界的老橋,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似乎卻乏人關心。是否因為這條短短的鐵橋既不起眼,目前又運作正常,不像其他華麗卻脆弱的古蹟那麼像古蹟?…


圖片來源: 延陵科學綜合室 (www.ngensis.com)

令我驚異的尚不只於此。抗戰初期在上海乃至於全中國得享盛名,今天卻乏人問津的歷史遺跡還有一處,且名聲遠勝外白渡橋千百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四行倉庫」。謝晉元團長率領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52人,為嚇唬日軍才灌水)力抗日本皇軍,女童軍楊惠敏星夜獻國旗、泅渡蘇州河等英勇故事,在抗戰初期鼓舞了無數中國軍民,其故事當時成為人人歌詠的歌曲「中國不會亡」(中國一定強),後來也被台灣拍成電影、記入教科書。然而翻遍所有上海地圖、旅遊指南,逛盡上海城市規劃館或展覽館之類,以紀錄上海今昔為主題的場所,都看不到關於四行倉庫的隻字片語。

某天晚上又是在車上,即將行經外白渡橋之際,跟老爸與叔叔談及此事。老爸對於四行倉庫倒是很清楚,指出橋的西側蘇州河畔不遠處,就是四行倉庫的所在;然而為何在全國保存歷史文物古蹟風氣日盛的今天,此一重要史蹟卻會被當局及民眾徹底遺忘,長輩們也說不出所以然。此時我突然想起在美國曾看過一篇中文媒體報導,表示主管單位曾有意拆除四行倉庫加以改建之事,連忙詢問叔叔們。他們連連表示應該不會,說四行倉庫是歷史古蹟,當局會加以保存的…

既然會保存,為何多年來偌大一間倉庫卻似人間蒸發般無人聞問,連鉅細靡遺的觀光地圖上都不見蹤影?返美之後跟家人提及,老哥淡淡地說:「四行倉庫打日本人的是國民黨軍隊,共產黨當然不會去紀念。」我聽了之後五味雜陳-以我去過的上海古蹟、故居、博物館等地方而言,基本上雖然可以看出國共多年鬥爭之下,政治立場迥異的痕跡,但是基本上,中共主政下的各級單位對於歷史陳跡並不會刻意視而不見甚至湮滅,頂多在解說上有其必要立場;像四行倉庫這種「憑空消失」的情況,基本上不應該發生。何況對日抗戰是民族存亡之戰,當年共產黨也力主「立即抗日,停止內戰」,雙方也都為抵禦外侮流汗流血…。

我希望能夠找到更好的解釋;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見比老哥一句話更可能的理由…(7/2/2004)


*筆者隨後在網路上找到了一些兩岸關於四行倉庫的史跡紀錄,得知四行倉庫於1985年九月三日經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批准為抗日紀念地,惟一般觀光地圖書籍等仍欠記載。關於四行倉庫史跡可參考以下連結:

上海市閘北區圖書館(關於該地簡史及文化紀念地記載)
http://www.zblib.com/zbrw/whyz/whyz91.htm

中華文化天地-中華民國的故事(可觀看中英文紀錄片)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27.htm

香港神州青年服務社
http://www.chinayouth.org.hk/heroweb/TSE.htm(謝晉元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http://www.chinayouth.org.hk/heroweb/YEUNG.htm (楊惠敏的故事)

最後附上我小學時讀到八百壯士故事時,記誦下謝晉元團長的詩:
「勇敢殺敵八百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意不平!」
(7/6/04) (亞洲時間七七抗戰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