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0.
楔子
1.
初遊 1 / 2 / 3 / 4
2.
蓓蓓 1 / 2 / 3
3.
中中
4.
古鎮 1 / 2 / 3
5.
縱走
6.
三叔
7.
歸鄉 1 / 2 / 3
8.
巧巧
9.
西湖 1 / 2
10.
訪友
11.
獨行
12.
憶往 1 / 2
13.
告別
14.
後記


 (一)
5.24.2004

阿雄表哥特別預備了新裝潢的二樓讓老爸與我下榻。老爸的套房直通現代化的浴廁,我的雅房則緊鄰客廳…和大馬路。由於沒有紗窗,我睡覺又有關門習慣,因此要在忍受悶熱和蚊子叮咬加上汽車聲中選其一(因為據說偶爾可能會有親友要借用廁所,所以大門不上鎖;若睡覺再開著門就讓人給看光了)。結果我選擇小小開一點窗縫設法用窗簾遮住,倒也睡了一晚。

清早起來和老爸著裝完畢四處看看,然後隨著阿雄表哥到街上不遠處的小吃店吃早點-又是三四塊錢一籠的小籠包-雖不比二叔家那兒的「長城」好吃,但是仍然價廉物美-何況還免費提供兩碗加了蔥花的浮油清湯,簡樸之中倒也雅致。

眾人開始整裝上車,兩位表哥則分送大家安吉鄉下的茶葉。告別了樸拙溫馨的鄉下人家,麵包車朝向杭州西湖邁進。西湖親戚們都去過的,但是以往對我而言,一向只是出現在歷史、地理乃至於國文課本上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名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天堂是終極目標暫且不談,蘇、杭二者對我來說,似乎杭州的吸引力要略大過蘇州:撇開我是浙江人支持「地主隊」的因素不提,蘇州以歷史園林名垂青史;杭州則以湖光山色聞名天下。我原本就對自然景觀情有獨鍾,對園林建築則欠研究;加上不少人說蘇州園林在過度商業化污染以及維護欠妥之下,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風貌,因此有幸前往西湖一遊,內心實有莫大喜悅。


灰濛濛的西湖

所謂「欲將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但是如果塗上灰泥的話,絕色美人也要大大失色…我去的那天就是這樣。我心裡一直有這疑問:何以從上海一路到浙江,天空都一直是一種灰色的陰鬱?強烈的陽光可以透穿煙霧直達地面,但是半空中卻總是有一抹灰色,將燦爛的藍阻絕眼外。工廠、車輛等污染源,感覺上並沒有這麼多啊…

到了西湖畔一個可搭船遊湖的所在,老爸和我,還有大嬸、二叔與三叔家陸續下車,大叔與堂哥去停車(他們說去過了不必再去),其餘人就朝向售票處走去。沒走幾步二叔也以去過了不用再去為由,提著他泡著熱茶的玻璃瓶離開。其他人也都說去過了公園裡逛逛就好,要我和老爸兩人去遊湖。

我們當然知道他們所有人都來過,也知道東一張入場券西一張門票,積少成多對他們也是負擔;然而一夥人來都來了,通通不去有多掃興?我們父子倆又如何能放著親友在門外在岸邊,自己遊山玩水逍遙去呢?…眼看大家都推辭不願買遊湖船票,正在混亂之際,湖畔小船的船夫前來攬客。老爸詢價結果,公定價格一條小船160元六個人可遊湖約莫一小時半左右我忘了,雖然比起買票搭大型汽船略貴,但一來比較有思古之幽情,再者沒有其他遊客干擾;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包了整條船之後,大夥就不會再推辭了。


古色古香的小舟上,古裝的船夫在打手機...

一行六人上了小船,三名男客面向船尾,女客朝前而坐;中間的小桌子剛好擺上三嬸帶的小零嘴。著短襖的船夫邊搖船邊介紹邊與我們聊天,偶爾還拿出手機接個電話,形成了亦古亦今、卻又非古非今的有趣畫面。湖面雖有微風,但卻吹不散霧氣與灰暗的霾色,使我決定稍後購買風景明信片紀念,照片則以人物為主少拍風景。船至「三潭映月」景區,眾人堅稱去過不必再去,請船夫搖櫓繞洲徐行,留在船上休息即可;老爸與我於是不再勉強,約定集合時間後,買票進入景點觀光。

久聞三潭映月大名,卻不知到底有何名堂;親臨其境,仍然只見片段未窺全豹-沒辦法,遊客太多了。雖不到比肩接踵的程度,但是想在景點前拍個沒有別人的照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些適於拍照的地點或是涼亭石碑前,若是想以文明方式輪候留影的話,恐怕永遠也輪不到。聽說星期一不是例假日所以遊客算少;但是我眼前充滿的淨是各省各鄉遊客(奇怪外國人或國外人很少)與各團導遊的小旗子,走路時不提高警覺也會出現碰撞…那例假日時是怎樣的情景呢?我無法想像…

和老爸步下一座小橋時,又出現了有趣的事情-路邊一位算命的向我們拉生意。這位算命的顯然比湖州公園裡的有見地,「先生要不要看看相?…我看您有定居海外之相…」啥?「定居海外」也可以當賣點?或許對他們來說,能夠定居海外算是莫大的榮幸;但是背景離鄉,異國生根的難處,他是否又能算出來?…

其實「定居海外之相」我也會看,成百上千遊客中,專挑那些穿T-shirt牛仔褲甚至休閒短褲涼鞋的,八成就是「定居海外」者了-我發現大陸同胞或許是旅遊機會還不是這麼普遍,因此多半都把難得一次的外地乃至於外國旅遊,都當成大事來看待,隆重其事地穿著他們心目中比較像樣的服裝。因此無論是在上海市、西湖乃至於舊金山附近各景點,只要看到男士穿著西裝(當然多半不至於打領帶),女士穿著時髦服飾外加高跟鞋辛苦地去遊樂觀景甚至登高涉水的,十之八九不是來自港台或海外的華人。

先前在美國聽說,還有朋友的朋友在迪士尼樂園看過穿旗袍的中國遊客,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但是話又說回來,實在也不該對他們有任何異樣眼光-如果他們的經濟夠富裕,旅遊觀光夠開放,大家有機會經常出遊的話,對於穿著就不會如此在乎外在形象,比較會以自己舒適為重,而不必如此「盛裝紀念」-其實一般而言,愈對自己內在具有自信者,愈不會在意他人對自己裝扮的看法,只要「合理」「合禮」就好-民族自信心亦然。

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各方面都能達到一流境地,輕鬆休閒、自信旅遊就不是夢想了!



上一篇:巧巧
下一篇:西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