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0.
楔子
1.
初遊 1 / 2 / 3 / 4
2.
蓓蓓 1 / 2 / 3
3.
中中
4.
古鎮 1 / 2 / 3
5.
縱走
6.
三叔
7.
歸鄉 1 / 2 / 3
8.
巧巧
9.
西湖 1 / 2
10.
訪友
11.
獨行
12.
憶往 1 / 2
13.
告別
14.
後記


 (二)
5.24.2004

湖面行舟已畢,上岸會了二叔,大夥看表也該吃午餐了。於是聯絡了大叔與堂哥駕車到公園附近與大家會合。正在前往會合地點途中,親戚們遇到了一位五六十歲的中年男子,並且與他熱絡的交談,隨後介紹給老爸認識。起初老爸對此君是誰著實毫無概念,後來才曉得,又是一位遠房親戚,目前在杭州做生意。叔叔們難得造訪杭州,特別約了他來這裡碰面敘舊的。

這種時候碰面,想當然爾又是「苦主」一名囉-當然這是我說的啦,好客的他們說到請客都充分發揮捨我其誰的精神。於是在這位遠親帶領之下,大夥兒驅車前往附近一家商場大樓。

餐廳就在這棟大樓的樓上,而這棟大樓顯然是一個企業集團經營的-從百貨商場到餐廳甚至裡面賣的一些飲料之類商品,都是同一個名字(好像叫「娃哈哈」吧,中年痴呆的我記不清楚)。餐廳空間寬廣裝潢美輪美奐,杭州菜餚也十分精美-我知道啦,不要問我吃了些什麼名堂,我記不清楚也寫不出來。不過有一樣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杭州式的臭豆腐。臭豆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除了台灣的油炸臭豆腐遠近馳名之外,上海式清蒸的臭豆腐也同樣「臭名遠播」;杭州臭豆腐也是蒸的,不過在盤中還有另外一樣配菜,就是莧菜。

莧菜沒吃過的請舉手-我想應該不太多吧。一般我們炒莧菜或是水煮莧菜,都是使用細小幼嫩的,其宗旨不外乎要吃柔軟嫩綠的口感;而這裡的莧菜卻不同。杭州臭豆腐配的莧菜是刻意栽培(應該說是刻意不收成)又粗又大的老菜梗。在釀製臭豆腐的時候,把莧菜梗也一起擺進去發酵,料理時一起蒸,簡單地說就是臭豆腐配臭菜啦。菜梗由於實在太老難以入口,吃的時候是從一端將中間的水,也就是發酵後的菜心吸出來。說實在的,與臭豆腐搭配一起,還真的頗為相得益彰呢!

十個人包廂大圓桌吃了一大頓外加飲料啤酒,據說好像也才三百六十幾塊人民幣-杭州的物價又比上海低廉些-專程來請客買單的親戚飯後與我們話別,我們就繼續下半場的杭州觀光旅遊行程。

這趟行程原本就是返鄉兼觀光,因此嚴格來說,西湖觀光的時間原本就沒有安排很多。出發前叔叔們就和老爸商量過:因為大家週二要上班的關係,所以週一晚間要回到上海(尤其臨時加了個週一晚上十點要上大夜班的蓓蓓);如果老爸和我玩得興起,可以脫隊自行留宿杭州,隔天再自己回去。然而我覺得跟著大家一起行動比較省事,而且不管就西湖的天色或是老爸的體力來講,留下來玩都不會真的有太大的收穫。因此我們就決定在參觀過附近知名的「靈隱寺」景點之後驅車回上海。

靈隱寺除了溪旁石壁上的佛像雕刻之外,最著名的還是古剎本身。跟先前的三潭映月一樣,說好說歹才只有大嬸與三嬸出馬陪我和老爸去逛逛,其餘人則留在車上休養生息。買了門票進了靈隱寺觀光區(還沒到正殿只是外圍),遠眺石壁雕塑之後,嬸嬸們建議隨便跟個旅行團走聽導遊解說;但是才走沒多久第一站剛停下,我就告訴她們沒什麼好跟的-那團的導遊帶大家去的,根本就是一間新造的「廟宇形販賣部」,沒有任何歷史價值不說,停下來的目的是鼓吹大家在那裡買香燭祈福保平安…

接下來我們就自行瀏覽,沒多久就到了靈隱寺正殿-少不了又要買票啦。這回兩位嬸嬸推辭不去我們也沒勉強,反正又不去拜拜,以前看過真的沒必要再花冤枉錢。

歷史悠久的靈隱寺以門口康熙御筆「雲林禪寺」匾額最為膾炙人口,相傳當年康熙出巡至靈隱寺,龍心大悅動筆揮毫,誰知道一傢伙下去太興奮了,靈隱寺「靈」字上頭的「雨」下得太大,後頭要再落筆補救就很難看。當然皇帝不是當假的,總要有幾分急智,於是寫了個「雲林禪寺」,還說了些像是寺在雲林中也之類的屁話來遮醜…老方丈能說什麼?當然只能趴蹋一跪,謝主隆恩啦…於是這塊莫名其妙的匾就掛在當口,一掛就是幾百年。不過這也給寺裡寺外茶餘飯後多了個話題,更給後世旅遊觀光業者不少發揮的空間。

進去正殿香煙繚繞,焚香祝禱的人也真不少。大雄寶殿果真氣派恢弘,建築高大雄偉,不愧是江南一大名寺。我對佛教與建築雕塑等都沒研究,但是總覺得有些疑惑。首先,靈隱寺正殿-大雄寶殿看來的確歷史悠久,但旁邊供奉五百羅漢的殿宇以及週邊一些書房佛堂之類的建築,看起來似乎是近代重新修過的,不是很有古蹟味道;其次我留意到在大雄寶殿供奉的諸多牌位當中,正中央的一個就寫道像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祈福之類的文字-雖說中國當局現在對宗教採取比較開放的態度,但是中共創黨乃至立國精神不正是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思想嗎?…

看完正殿之後我們就散步回停車場,找到了麵包車以及睡得橫七豎八的留守親友-除了開車的堂哥巧巧之外。大家驚訝於我們如此早回(比約定時間早了近一小時),我們則解釋了我們參觀的大致情形。等候片刻之後巧巧回來了,並且帶了三把土產店買的摺扇,要我帶回去送給我們三兄弟的太太…

提早結束靈隱寺行程,原本堂哥與叔叔還想再帶我和老爸找些附近景點看看,但是想到時間說多不多,一些小景點多半也是噱頭居多,買了票看個兩眼也就完了;加上已經快下午三點,眼看交通尖峰時段即將到來,還是早點打道回府,才不會有趕路的壓力。


樹叢間透白光處有六和塔,
請自行想像

在離開靈隱寺沒多久,巧巧好像是一不小心開錯方向,誤打誤撞到了錢塘江大橋。我逮到機會拍了幾張鐵橋的照片,也算是參觀過這個上層行車下層鐵路的名橋了。橋的另外一頭山丘上正是知名的六和塔,堂哥反正要回頭,就把車開到停車場,問我要不要下去看看。當然下去看看甚好,但我想也就看看算了,於是拉了蓓蓓下車,以遮住六和塔的樹叢為背景(沒辦法,若要到塔底下得走進去到入口買票,假如要上塔又要再買票,我雖是觀光客但也不想當冤大頭),互相拍照留念。

歸程大家顯然是累了,休息的休息睡覺的睡覺,一路上安靜很多。行至嘉興休息站,大夥停車休息,順便按照奶奶吩咐買了些粽子,然後繼續驅車回上海。進了市區已經夜幕低垂,找了個地方把蓓蓓放下來(搭公車去上夜班)之後,大夥兒就回二叔家吃晚飯,然後各自散去。雖然為了病患的安全與權益,蓓蓓在路上已經盡可能地大睡而特睡,但我仍暗自希望,浦東一帶今天需要急診用藥的病患愈少愈好…


上一篇:西湖(1)
下一篇:訪友